隨著倭國之事埋下長線,何健旺終於又能將注意力放回他的“大唐逍遙日常”上。
隻是眼下卻有個不大不小的煩惱:兕子、城陽那幾個小丫頭,被長孫皇後勒令收心,狠抓功課,已經好些天沒能在清暉閣儘情玩耍了。偶爾過來,也是被女官和嬤嬤們盯著,還沒玩多久就被拉回去。
小丫頭們每次離開時那戀戀不舍、一步三回頭的小模樣,看得何健旺心裡怪不是滋味的。
他當然可以開口向皇後說說,以他如今的麵子,讓公主們放鬆幾日絕非難事。
但他心裡也清楚,皇後說得在理,學業確實不能荒廢。尤其是兕子,天資聰穎,若能好生引導,未來不可限量,總不能真被他慣成個隻知玩鬨的“文盲”公主吧?
“唉,既要讓孩子們學,又不能讓她們覺得枯燥痛苦,還得讓皇後滿意...這教育問題,擱哪個時代都是難題啊!”何健旺癱在搖椅裡,望著房梁唉聲歎氣。
至於李世民說的安排虞世南、褚遂良那些大儒來教他寫字?這個念頭剛冒出來就被他掐滅了。
開玩笑!
他堂堂仙師,跟一群小豆丁一起從頭學寫字?光是想象一下那個畫麵,他就覺得老臉發燙,丟不起那人!
“得找個既能寓教於樂,又能讓皇後認可的內容……”
何健旺摸著下巴,腦子飛快轉動。
現代那些幼兒啟蒙的玩意兒,什麼鋼琴、舞蹈歌肯定不行。至於詩詞?對小兕子她們來說還有點深,而且太傅們肯定也在教……
突然,他腦中靈光一閃!
“對了!《三字經》啊!”
他怎麼把這蒙學神器給忘了!
《三字經》成書於宋,流傳於明清,在這個貞觀時代,絕對是妥妥的“未來知識”!
它三字一句,合轍押韻,朗朗上口,內容又包羅萬象,涵蓋了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通俗易懂,最適合給小孩子啟蒙!
而且這東西既符合“學習”的正統要求,其短小精悍、易於記誦的形式,又完全可以融入遊戲中!
一邊玩一邊念,根本不會覺得是負擔!
而且,由他這位“仙師”拿出這等“仙界啟蒙聖典”,傳授給公主們,名正言順,任誰也說不出半個不字!長孫皇後知道了,恐怕隻會感激他用心良苦!
“嘿嘿,就這麼辦!”何健旺猛地從搖椅裡彈起來,臉上露出笑容。
說乾就乾!他立刻集中精神,開始在腦海中回憶《三字經》的全文。
好在穿越前這東西算是國民啟蒙讀物,他雖不是倒背如流,但大致內容還是記得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他低聲默念著,確認沒有遺漏太多關鍵段落。
嗯,有些涉及宋以後曆史的內容需要刪改一下,但核心的倫理、常識部分完全沒問題!
準備好了“教材”,何健旺心情大好,也不用瞬身術了,優哉遊哉地踱步到立政殿去見皇後。
長孫皇後聽聞仙師來訪,有些意外,連忙請了進來。
“仙師今日怎麼有空過來?可是有事?”皇後溫聲問道,示意宮人看茶。
何健旺清了清嗓子開口道:“殿下,我近日觀兕子那幾個丫頭,天資聰慧,皆是良才美玉。然孩童心性,一味拘著讀書習字,恐扼殺其天性,反而不美。”
皇後聞言,輕輕歎了口氣:“仙師所言,本宮何嘗不知。隻是皇家公主,該學的規矩學問,一樣也不能落下。近日確是管束得嚴了些,冷落了仙師這裡。”
“殿下誤會了,”
何健旺連忙擺手,
“我並非責怪殿下管束。隻是忽有所感,想起仙界有一蒙童啟智之法,名曰《三字經》。其文三字一句,兩句一韻,便於記誦,內容則囊括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之大概,最是適合孩童啟蒙。
若能在玩耍嬉戲之餘,教她們念誦此經,潛移默化,既能識文斷字,明理修身,又不失童真樂趣,豈非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