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忙完一陣,過來和他們聊天:學生仔很多不是本地人?怎麼知道來吃戈飯?
汪胖子解釋:我是潮城人,他們是我同學。
老板點頭:難怪。立冬吃戈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習俗。
他拉把椅子坐下,娓娓道來:老話說立冬補冬,補嘴空。以前莊稼人辛苦一年,立冬這天要做頓好的補補身體。戈飯用料多,營養好,吃了冬天不怕冷。
劉小惠好奇地問:為什麼叫戈飯呢?
老板笑笑:有人說是因為用料多,像打仗用的戈一樣;也有人說是因為要用鍋鏟反複翻炒,像揮戈一樣。具體來曆說不清啦,反正老傳統了。
“像不像咱們老家的打鬥八,”詹曉陽悄聲在劉小惠耳邊說道,“都是燜飯,隻是我們農村老家條件有限,佐料沒放那麼多自然沒這好吃。”
劉小惠點著頭,小口的繼續乾飯。
詹曉陽仔細品味著。前世他聽說過戈飯,但從來沒吃過。現在嘗來,確實彆有風味。米飯中不僅有食材的香味,更有著濃濃的文化氣息。
我們客家人沒有這個習俗,劉小惠說,不過真的很好吃。
老板哈哈笑:好吃就多吃點!學生仔讀書辛苦,要補補營養。
“老板,你這戈飯太好吃,不行,我要加飯。”黃朝彬立馬起身往廚房走去。
“對,我也要加飯。”班長遊金彥扒完碗底跟著走過去。
“行行行,看你們都是學生仔,今天隨你們加飯。”老板是個爽快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家邊吃邊聊,氣氛熱烈。王濤看起來開朗了許多,主動給大家添湯。
詹曉陽注意到劉小惠吃得很仔細,把每種配料都嘗了一遍。
你喜歡哪種配料?他輕聲問。
板栗,劉小惠眼睛彎成月牙,甜甜的,糯糯的,又很香。
詹曉陽自然地把自己的板栗都夾給她:多吃點。
飯後,老板還送來潮州功夫茶。小小的茶杯裡,茶香四溢。
解解膩,老板說,學生仔以後常來啊。
回校的路上,大家還在回味戈飯的美味。
真好吃,劉小惠對詹曉陽說,謝謝你帶我來。
應該謝謝王濤,詹曉陽笑笑,是他請客。
夕陽西下,一群年輕人的影子在街道上拉得很長。有風吹過,帶來陣陣涼意,但剛吃完戈飯的大家心裡都暖融融的。
立冬了,天氣要變冷了,汪胖子說,你們記得讓家裡寄厚被子來。
鄭世林抖了抖身子:沒事,吃戈飯了不怕冷。
回到宿舍,大家還在討論今天的戈飯。
那個板栗真香,黃朝彬回味著,明天要不要再去吃?
“感謝王公子全場買單。”林浩傑成功的插上話。
王濤笑著說:戈飯就立冬吃才有意思,天天吃就不特彆了。
詹曉陽在日記本上畫了一碗戈飯,旁邊寫道:11月8日,立冬。與同學們共食戈飯,溫暖如春。傳統美食承載的文化,比想象中更加動人。感謝王濤的慷慨,感謝汪胖子的找尋,感謝老板的分享。
窗外,夜色漸深。但宿舍裡還飄著戈飯的餘香,以及年輕人歡快的談笑聲。
這個立冬,因為一碗戈飯,變得格外溫暖;這群學子,因為共享美食,心貼得更近。
而潮城的老街上,那家戈飯店的燈火依然亮著,繼續為更多人帶來立冬的溫暖。傳統文化的種子,就這樣在一代代人之間傳遞下去。
喜歡重生1995回到衛校上學的日子請大家收藏:()重生1995回到衛校上學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