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曉陽明白了,這更像是一個“特約撰稿人”的角色。他點點頭,爽快地答應:“好的,蔡老師,謝謝學校和廣播站的信任。如果廣播站有需要,我一定儘力支持。”
“好!那就這樣!回去自習吧。”蔡老師滿意地笑了。
詹曉陽推開教室門走回座位時,神情一如既往的平靜,甚至比出去時更顯輕鬆。
隻有一直關注著他的劉小惠,從他眼神細微的變化中,捕捉到了一絲最初的波動和隨後的釋然。
她轉過頭向後排的他投去一個詢問的眼神。詹曉陽看到了,對她微微搖了搖頭,示意沒事。
中午吃飯的時候,詹曉陽幾個要好的朋友——汪胖子、黃朝彬、林珊珊等人,都圍了過來。
他們顯然已經從不同渠道聽說了廣播站錄用名單公布的消息。
“陽哥!怎麼回事啊?聽說廣播站編輯名單定了,沒你?”汪胖子心直口快,第一個嚷嚷起來,一臉的不服氣,“是不是有黑幕啊?你的文章寫得那麼好!蔡老師都誇上天了!”
“是啊,曉陽,我們都覺得你肯定能選上的。”林珊珊也輕聲說道,語氣裡帶著惋惜。
黃朝彬比較沉穩,看著詹曉陽平靜的臉色,試探著問:“曉陽,是不是有什麼彆的原因?”
詹曉陽看著為自己打抱不平的夥伴們,心裡暖暖的。
他笑了笑,用輕鬆的語氣解釋道:“大家彆瞎猜了。落選不是因為文章不好,恰恰是因為寫得還不錯。主要是咱們班明年要去江城,我隻能在校待一個多學期,廣播站需要能長期乾下去的編輯,所以學校綜合考慮,就沒選我。很正常,我能理解。”
“啊?是因為這個啊?”汪胖子愣了一下,撓撓頭,“這……這倒是沒辦法。”
“這麼說,倒是合情合理。”黃朝彬點點頭,“學校肯定要考慮工作的連續性。”
林珊珊也鬆了口氣:“原來是這樣,那還好。我們還以為……”
“以為我受打擊了?”詹曉陽笑著接過話頭,“真沒有。說實話,這樣也好,我還能多點時間忙活咱們的‘事業’呢。”他衝汪胖子眨了眨眼。
聽他這麼一說,大家都笑了起來,氣氛頓時輕鬆了。
汪胖子拍著胸脯說:“就是!陽哥,咱不稀罕那破編輯!咱們賣鞋掙大錢才是正道!”
“對了,”詹曉陽轉移話題,“雖然編輯沒選上,但廣播站聘我當‘通訊員’了。”
“通訊員?是乾啥的?”汪胖子好奇地問。
“就是特約寫稿的,有重要任務的時候才找我,平時不用坐班,比較自由。”詹曉陽解釋。
“那也不錯啊!”黃朝彬說,“說明你的能力還是被認可的。”
“對啊對啊,曉陽,這樣挺好,既有了名頭,又不耽誤正事!”林珊珊也笑著說。
劉小惠在一旁安靜地聽著,看著詹曉陽從容應對,心裡為他感到驕傲。
第二天,周二中午的校園廣播,在“校園簡訊”欄目中,正式播報了新一屆廣播站成員的錄用名單。當播音員清晰地念出“播音員:95級口腔班許漢文……通訊員:95級口腔班詹曉陽……”時,正在食堂吃飯的口腔班同學都聽到了。
飯後,在校園裡,詹曉陽遇到了不少同班同學,還有幾個饒北的老鄉。
“曉陽,恭喜啊!成為廣播站通訊員了!”有同學真誠地祝賀。
“謝謝!”詹曉陽笑著回應。
也有些消息靈通的老鄉,帶著惋惜的口氣說:“曉陽,可惜了啊,聽說你筆試那麼好,就是因為要去江城所以……太遺憾了。”
每當這時,詹曉陽總是淡然一笑,平和地說:“沒事,學校的安排有道理。通訊員也挺好,自由。”
他的這種豁達和從容,反而贏得了更多同學的敬佩。
大家看到的不是一個因落選而沮喪的詹曉陽,而是一個能理性看待得失、迅速調整方向、並且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越走越穩的詹曉陽。
午飯和晚飯後,詹曉陽沒讓劉小惠陪著,而是獨自一人,拿著本閒書,坐在校門口小賣部門口那幾張熟悉的塑料凳上,看似隨意地翻著書,實則耳朵留意著櫃台上的電話鈴聲。
落選編輯的小插曲,仿佛隻是一陣微風吹過湖麵,泛起些許漣漪後,迅速恢複了平靜。
他的心思,已經更多地投向了那部隨時可能響起、關乎他另一片天地的電話上。
波鞋訂單的報單日又到了,那才是他當下真正需要關注和投入的“戰場”。
喜歡重生1995回到衛校上學的日子請大家收藏:()重生1995回到衛校上學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