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中午放學後,班長遊金彥快步走到正在收拾書包的詹曉陽身邊,臉上帶著興奮的神情,壓低聲音說:“曉陽,好消息!周姨那邊,我和漢文周六下午去找她談過了,她……她答應了!”
詹曉陽正在整理筆記的手微微一頓,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光亮,但語氣依舊平靜:“哦?周姨怎麼說的?”
遊金彥湊近些,詳細說道:“一開始周姨很猶豫,覺得自家的事上不了台麵,怕給人添麻煩,也怕……怕彆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她女兒。我們跟她解釋了很久,說是同學們想借母親節的機會,表達對她的敬意,也是想用她的事跡來激勵大家。她沉默了好久,最後才紅著眼圈點了點頭。”
遊曉陽聽完,沉默了片刻,心中百感交集。
他能想象到周姨做出這個決定需要多大的勇氣,這其中包含了多少一位母親複雜的情感——有尊嚴的堅守,也有為女兒未來可能獲得一絲關懷而燃起的微弱希望。
他伸出手,用力拍了拍遊金彥的肩膀,比了一個堅定的勝利手勢:“班長,辛苦你了!漢文也辛苦了!這事成了大半!”
“接下來就看你的了,活動方案和廣播稿!”遊金彥也充滿期待。
“放心,晚自習我就開始弄。”詹曉陽點點頭。
整個下午的課程,詹曉陽看似在認真聽講,但思緒偶爾會飄向周末晚上即將到來的那場特彆活動。他深知,一個好的方案和一篇打動人心的稿件,是活動成功的關鍵。
傍晚,在食堂簡單吃過晚飯後,詹曉陽早早來到了教室。
他沒有立刻下筆,而是閉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試圖讓有些紛亂的思緒沉澱下來。
就在這短暫的靜默中,前世的記憶如同決堤的洪水,毫無征兆地洶湧而至,瞬間將他淹沒。
時光仿佛倒流,場景切換到了那個以西湖美景和龍井茶香聞名於世的城市——杭城。
那應該是在他重生前的某一年,具體年份已有些模糊,但那個名叫“鄒姨”的女人和她的故事,卻像用刻刀鑿進他心裡一般,清晰得令人窒息。
那時,他還在為生計奔波,銷售一款據說有些效果的保健品。
杭城風景如畫,但也並非處處是天堂。
鄒姨和她丈夫,就是在這片富饒土地上,靠著自己的雙手,從一株株茶苗開始,曆經近十年的風霜雨雪,硬生生開辟出幾百畝鬱鬱蔥蔥的茶園,經營起大大小小十幾家茶莊的實乾家。
他們本該苦儘甘來,享受奮鬥的果實。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奪走了鄒姨丈夫的生命,也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激起了家族內部爭奪產業的滔天巨浪。
勢單力薄的鄒姨,如何抵得過那些虎視眈眈的親戚?最終,她和她患有輕微精神障礙的獨生女兒,被無情地掃出了她們親手參與創建的家業,幾乎淨身出戶。
那幾年,鄒姨唯一的寄托和精神支柱,就是她的女兒。
為了給女兒治病,也為了維持最基本的生活,這個倔強的女人,選擇了一條最艱難的路。
她帶著女兒,回到鄉下,去熟悉的茶農那裡收來最普通的茶青,然後在自己租住的、位於杭城某個嘈雜混亂的城中村的狹小灶披間裡,用最傳統的方法,一鍋一鍋地親手炒製茶葉。
炒好的茶,再由她用扁擔挑著,走街串巷,或是在某個允許擺攤的街角,鋪開一塊洗得發白的藍布,將茶葉分裝在小袋子裡,默默地售賣。
所有的辛酸與苦累,她都默默承受了,因為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那個需要她終身守護的女兒。她常說:“我倒下了,我女兒怎麼辦?”
詹曉陽還記得那次去給鄒姨送貨收款的情形。那是怎樣一個“家”啊?昏暗,潮濕,空氣中彌漫著廉價藥味和淡淡的茶葉清香。
鄒姨遞到他手上的貨款,厚厚的一遝,卻幾乎全是皺巴巴的十元、二十元麵值的紙幣。詹曉陽接過錢時手都有些顫抖。
他知道,這每一張錢幣的背後,都是這個女人起早貪黑、日曬雨淋、一次次蹲守叫賣攢下的血汗。
他幾乎是逃也似的離開了那個讓人喘不過氣的地方,心情複雜到了極點。
那年的母親節,或許是出於一種難以言說的同情,或許是被鄒姨那種堅韌的母愛所震撼,詹曉陽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他精心為鄒姨母女策劃了一場小範圍的義賣活動。他拿出了自己當時代理的60盒保健品,承諾現場銷售所得,分文不取,全部捐贈給鄒姨。
他尤其記得活動開始時的兩個表演節目。開場是一群誌願者表演的手語《感恩的心》,無聲的動作傳遞著溫暖的力量。
接著,是女主持人聲情並茂的獨唱——《燭光裡的媽媽》。當“媽媽,燭光裡的媽媽……”的旋律響起,燈光暗下,隻有一束追光打在鄒姨飽經風霜卻異常平靜的臉上時,現場許多人的眼眶都濕潤了。
鄒姨在現場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沒有哭天搶地,沒有怨天尤人,她的語氣甚至可以說是平淡的,仿佛在講述彆人的事情。
但正是這種平靜,這種將巨大苦難輕描淡寫的堅韌,讓台下的聽眾無不為之動容,潸然淚下。
她說:“我今天來,不是來做乞丐的。我是想告訴大家,健康比什麼都重要。你們保護好身體,就是對自己、對家人最大的負責。”
活動的效果出乎意料地好。60盒產品被搶購一空,現場的人們還自發進行了捐款。
鄒姨一開始堅決不肯收錢,反複說“我不是來乞討的”。最後,還是一位在場的老乾部上前,握著她的手,動情地說:“鄒大姐,這不是施舍,這是大家對你這位偉大母親的一點心意,也是對你女兒的祝福。收下吧,讓孩子能繼續看病。”鄒姨這才顫抖著收下了那凝聚著三萬多元愛心的善款。
回憶至此,詹曉陽發現自己的雙眼已經一片朦朧,視線模糊。
他趕緊深吸一口氣,用力眨了眨眼,將即將奪眶而出的淚水逼了回去。
他重新將飄遠的思緒拉回到眼前的稿紙上。過去的已經過去,重要的是當下。
周姨不是鄒姨,但那份深沉的母愛,那份麵對苦難的堅韌,是何其相似!他要把前世的經驗教訓,把那份感動,融入到今生的策劃中,讓這次活動真正溫暖到周姨母女,也教育、感動在場的每一位同學。
他調整了一下坐姿,握緊鋼筆,眼神變得堅定而專注。筆尖落在稿紙頂端,工工整整地寫下了標題:
《燭光裡的媽媽——95口腔班母親節特彆活動方案》
接著,他開始條理清晰地羅列活動框架:
?一、活動主題:感恩母愛,致敬堅韌——母親節特彆活動
?二、活動時間:1996年5月8日星期三)晚上19:30
?三、活動地點:潮城衛校95級口腔班教室
?四、參與人員:95級口腔班全體同學、班主任蔡老師、特邀嘉賓周姨母女、校廣播站負責人特邀)
?五、活動主持人:許漢文班級團支書,口才好,富有感染力)
?六、活動流程:
1.19:3019:35活動開場,營造氛圍
?主持人許漢文簡短開場,介紹活動背景和主題。
?全場熄燈,點亮預先準備好的蠟燭確保安全前提下),營造溫馨、莊重氛圍。
?許漢文、詹曉陽合唱《燭光裡的媽媽》備選:播放歌曲伴奏,台上領唱,全班輕聲跟唱)。
2.19:3519:45深情引入,介紹嘉賓
?歌聲結束後,燈光調亮保持柔和)。
?主持人以深情的話語,引出今晚的特殊嘉賓——周姨。
?學生代表副班長逛梅華)向周姨母女獻上鮮花,表達敬意。
3.19:4520:105嘉賓分享,傾聽母愛核心環節)
?主持人引導周姨分享她的故事需提前與周姨溝通,確保其自願且情緒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