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院裡,林小雨的“遺體”已被白布覆蓋。杜清晏檢查病曆:“死亡時間是爆炸前半小時。”
沈知意掀開白布——下麵是個蠟像!
“替身。”徐硯深冷笑,“好一招金蟬脫殼。”
他們在更衣室找到真的林小雨,被綁在櫃子裡,嘴上貼著膠帶。她掙紮著寫下:“他們逼我演這場戲...”
回到指揮部,技術員報告新發現:“荷花燈裡都有微型時鐘,設定在1931年。”
杜清晏突然道:“1931年...關東軍炸毀柳條湖鐵路,栽贓中國軍隊,開啟九一八事變。”
所有線索突然串聯起來。
·
深夜,徐硯深調來1931年機密檔案。泛黃的紙頁上記錄著驚人內幕:
“1931年9月,徐硯廷奉命調查關東軍動向,在東北失蹤。”“同年10月,杜清平接替調查,遇害。”“陳景瀾作為線人,提供關鍵情報後失蹤。”
檔案最後附著份名單:“櫻花計劃”潛伏人員。
名單第三個名字被塗黑,但還能辨認——“陳”字。
“所以陳景瀾可能是...”沈知意難以置信。
“雙麵間諜,或是三麵。”徐硯深合上檔案,“但為什麼現在重提舊事?”
杜清晏指著名單日期:“1931年11月...正是毓嶂遇害的時間。”
·
第二天,滿族聯誼會收到神秘包裹:是毓嶂的日記本,1931年11月後的頁麵被撕掉,隻留最後一頁:
“今日見陳君,他說大限將至。贈我翡翠念珠,說可保平安...”
字跡在此中斷,頁角沾著暗褐色痕跡。
老先生老淚縱橫:“這確實是阿哥的字跡...所以念珠是陳景瀾送給阿哥的?”
線索完全顛倒。沈知意仔細檢查日記本,發現裝訂線有異。拆開後,裡麵藏著張當票存根——1931年11月2日,毓嶂當掉念珠,換得一千大洋。
“所以...”杜清晏推理,“毓嶂當掉念珠是在遇害前,那麼陳景瀾...”
電話突然響起。碼頭報告:發現林小雨的耳環,旁邊用血寫著:
“下一個是你”
喜歡滬江潮請大家收藏:()滬江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