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
北電,表導樓,305教室。
教室後方,七名考官在鋪著墨綠色絨布的長桌後一字排開。
居於中心的表演學院院長陳邑,正與身旁的副教授張暉、班主任王勁淞低聲討論著什麼。
長桌右側,崔心琴老師與丈夫霍漩默契地交換了一個眼神。
最左側的“老少”組合則尤為引人注目——頭發花白的資深教授劉詩濱身旁坐著因《人間四月天》聲名鵲起的“國民文藝小生”黃壘。
他穿著咖啡色毛衣,灰黑色卡其褲,此刻還算清秀的臉上滿是不耐:
“現在的學生真是浮躁,朗誦居然連重音都不進行設計,真不知道基本功怎麼練的。”
劉詩濱教授慢悠悠地端起茶杯,吹了吹氣:“終究隻是十多歲的孩子,能堅持到這裡已經不錯了。”
張暉點頭附和道:“時間還早,從今年的初試來看,有靈氣的孩子還是不少的。”
“也彆太樂觀。”
崔心琴邊寫評語,邊感慨道:“現在環境不比當年,影視圈子浮躁,新學生一學期課都沒上完就想著簽公司,再有靈氣,沉不下心也是白費。”
坐在中央的陳邑院長微微頷首,目光掃過手中下一輪考生的資料,緩聲道:
“時代在變,我們對學生的要求和管理也要跟上。”
“這種事哪裡是我們想管就管得了的?”
王勁淞撇嘴道:“圈子資源就這麼多,若真的來要人,我們還能不放嗎?”
僧多肉少是當今演藝圈常態,為了一個角色搶的頭破血流的例子不知道有多少。
他們終究隻是老師,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有些事情隻能點到為止。
說到這裡,教室的氣氛有些沉悶,每個教授心裡或多或少都有些無奈。
陳邑緩聲道:“璞玉需要耐心雕琢,隻要認真,不怕出不來好結果。”
劉詩濱嗬嗬一笑,帶著老一輩藝術家的通透:“老陳,你這期望值可彆太高嘍。好苗子可遇不可求,咱們還是先把眼前這關把好。不過話說回來,壘子。”
他轉向黃壘,“你那個《似水年華》準備得怎麼樣了?聽說本子是你自己攢的?”
黃壘臉上露出了既興奮又緊張的複雜表情,有自豪也有苦惱:
“劇本還在磨,創業戲,講年輕人的迷茫和選擇。就是這投資......唉,現在市場都盯著大片,這種文藝題材,拉錢不容易。”
陳邑鼓勵道:“慢慢來就好,學校會支持你的。”
黃壘認真點頭。
這也是他留在學校教書的原因,名望倒是其次,主要是看中了院校背後的人脈和資源。
“說到項目......”
一直旁聽的霍漩對著院長陳邑道:“《天龍八部》是不是已經立項了?”
陳邑認真點頭,“對,還是張紀忠製片,聽說早就談好了版權,劇本都開始寫了。”
張暉有些驚訝:“《射雕》都還沒製作完吧?怎麼這麼急?”
“《笑傲江湖》大熱,明眼人都知道武俠片賺錢,張製片自然不會錯過當下這個風口。”
黃壘淡淡評價,語氣有那麼一絲不屑。
他打心底瞧不起武俠劇,覺得一點內涵都沒有。
王勁淞插話道:“這麼急著拍,導演選好了?”
“選好了,是周曉文。”
陳邑笑著道,“他昨天還跟我說呢,過幾天要來學校參加三試,想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好苗子。”
黃壘哼了聲,不屑道:“完全沒有演戲經驗,能是什麼好苗子。”
劉詩濱表情古怪的看了眼身旁的年輕人,終究沒說什麼。
其餘的幾名教師態度不一,有讚同也有反對。
霍漩卻想起了初試的那個慵懶少年,笑著道;“或許還真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