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縣的空氣似乎都因為李默的到來而變得清新了幾分。
姚和韻一夜未眠,天剛蒙蒙亮,眼圈發黑的他卻精神亢奮,手裡攥著幾張寫滿了字的紙,仿佛攥著清河縣的未來。
接下來的時間裡麵,姚和韻隻是簡單吃了點東西,然後立馬馬不停蹄直接在縣政府召集了幾個核心部門的負責人,開了一個短會。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思路就是這麼個思路。”姚和韻把李默的“便民運輸服務點”計劃,用自己的話複述了一遍,最後把那幾張紙往桌上一拍,“都說說吧,有什麼看法?”
會議室裡一片沉寂。
交通局的局長是個快退休的老同誌,他扶了扶老花鏡,小心翼翼地開口:“姚縣長,這個想法.....很大膽。可是,不用政府出錢,也不成立正式單位,這.....這不合規矩吧?出了安全問題算誰的?老百姓自己定價,萬一漫天要價,不是亂套了嗎?”
他的話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心聲。
這個年代的乾部,習慣了凡事由政府主導,財政撥款,統一管理。
李默這種完全放開,讓民間自發生長的模式,聽著就像天方夜譚。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姚和韻一瞪眼,“規矩能讓雙石鄉的老百姓把山貨背出來嗎?規矩能當飯吃嗎?至於安全問題,參與的拖拉機、馬車,都要在鄉裡登記備案!
亂收費的問題,我說了鄉裡監督,誰敢亂來,就取消他的資格,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亂收一次,下次誰還坐他的車?”
姚和韻一番搶白,堵得眾人說不出話來。
他們看著縣長這副打了雞血的樣子,心裡都犯嘀咕,這位一向沉穩的姚縣長,怎麼從市裡開會回來,跟換了個人似的。
“行了,這件事就這麼定了!”姚和韻不給他們反駁的機會,直接拍板,“先在交通最困難的雙石鄉和白馬鄉搞試點!一個星期,我要看到第一批‘便民運輸服務點’掛牌運營!散會!”
雷厲風行,不容置疑。
縣政府的機器開始轟隆隆地運轉起來,而在縣長家屬院隔壁的小院裡,李家的生活也翻開了新的一頁。
李青書背上了嶄新的書包,被送進了縣裡最好的小學。
開學第一天,老師為了摸底,在黑板上出了一道五年級的奧數題。
全班同學抓耳撓腮的時候,李青書站起來,三言兩語就報出了答案和解題思路。
老師大吃一驚,不信邪,又拿出一張初中一年級的數學卷子給他。
李青書拿著卷子,起初還有些生疏,眉頭微蹙,但不過十分鐘,他緊鎖的眉頭就舒展開來,手裡的鉛筆在草稿紙上飛快地演算,解題的速度越來越快,最後竟然在下課前,把整張卷子都做完了。
辦公室裡,幾個老師圍著那張幾乎全對的卷子,倒吸冷氣的聲音此起彼伏。
“這.....這是個神童啊!”
“何止是神童,簡直是文曲星下凡!我教了二十年書,沒見過這麼聰明的孩子!”
很快,李青主是姚縣長身邊紅人李默的弟弟,這件事就傳遍了學校。
老師們更是把他當成了寶貝,三天兩頭地給他開小灶,今天拿初二的物理,明天拿初三的化學,試圖探尋這個孩子的極限在哪裡。
他們發現,這孩子的極限深不可測。
另一邊,李鐵也找到了新的“玩具”。
姚和韻不知從哪兒請來了一位剛退役的武警教官,姓王,人高馬大,不苟言笑,一雙手上全是老繭。
“王哥,這我二弟,李鐵。
人悶,但肯下力氣。
你幫我好好練練他,不用練成什麼高手,讓他身板更結實,懂得怎麼保護自己就行。”李默對王教官說道。
王教官上下打量了一下李鐵,點了點頭,隻說了一個字,“行。”
當天下午,院子裡就傳來了哼哼哈哈的對練聲和王教官嚴厲的嗬斥聲。
李鐵雖然被摔得鼻青臉腫,但他那雙沉默的眼睛裡,卻燃燒著一股前所未有的火焰。
比起在山裡追兔子,這種拳拳到肉的較量,更讓他感到熱血沸騰。
李雪也進了縣裡的高中,她的天賦雖不如李青書那般驚世駭俗,但也是個標準的好學生,勤奮刻苦,成績很快就名列前茅。
屬於那種正常水平的尖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