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光未亮,靖王府邸已忙碌起來。
蕭徹起身時,臉色比昨日更白了幾分,唇上不見絲毫血色,唯有那雙深潭般的眸子,銳利依舊。箭傷和餘毒在他體內糾纏,每一次動作都需耗費極大意誌力。秦風捧著那件明黃奪目的黃馬褂,侍立一旁,眉頭緊鎖,憂心忡忡。
“王爺,一切已備妥。隻是您的身體……”
“無妨。”蕭徹打斷他,聲音嘶啞卻平穩。他展開雙臂,任由秦風為他更衣。
先穿上親王常服,最後,那件象征著無上恩寵的黃馬褂被小心地披罩在外。明黃的緞麵,以金線繡出精致的團龍紋樣,在晨曦微光下流轉著華麗卻冰冷的光澤。
秦風仔細地為他係好襟前的玉扣,動作間,指尖不經意拂過馬褂的內襯。那內襯用的是罕見的南海鮫綃紗,輕薄透氣,觸手卻有一種異於尋常絲綢的、極其細微的滑膩感。
就在秦風係好最後一顆扣子,準備退開時——
蕭徹的目光驟然一凝!
方才秦風指尖拂過內襯的某一處,在窗外透入的、角度特定的熹微晨光下,那鮫綃紗的經緯線之間,竟極其短暫地反射出了一絲幾乎無法察覺的、詭異的七彩油光!
如同水麵上極薄的油膜折射出的虹彩,一閃即逝!
若非他自幼目力遠超常人,且此刻心神高度集中,絕難發現這微乎其微的異樣!
蕭徹猛地抬手,製止了秦風退後的動作。
“王爺?”秦風一愣。
蕭徹不語,眼神瞬間冷得駭人。他伸出未受傷的左手,指尖精準地按在方才那絲油光閃現的內襯位置。
觸感依舊滑膩,似乎並無不同。
他緩緩閉上眼,凝神內視。
下一刻,他眼底最深處,一抹極淡、近乎虛無的金色流光悄然掠過——這是他身負前朝特殊血脈、極度凝神時方會顯現的異狀,能窺破虛妄,感知能量流動,蘇璃稱之為“金瞳”,非生死關頭絕不輕動,極為耗神。
此刻,金瞳微啟。
在他“眼中”,指尖觸碰的那片鮫綃紗內襯,不再是尋常織物。無數細微到極致的、色彩斑斕的詭異微粒,正深深滲透在纖維之中,如同附骨之疽,散發出一種陰冷、粘膩、充滿惰性卻無孔不入的惡毒能量!
這些微粒完美地隱藏在鮫綃紗特有的光澤和紋理之下,無色無味,尋常手段根本無從察覺。唯有在特定光線下,才會偶爾顯出一絲端倪。
而它們的氣息……蕭徹再熟悉不過!
與他昨夜焚毀那塊“金丹殘渣”時產生的丹煞之毒,同出一源!但更加陰晦,更加隱蔽,是一種經過精心炮製、旨在緩慢侵蝕、敗壞根基的慢性劇毒!
皇帝!
果然從未信過他!
這所謂的“恩賞”,這身榮耀的黃馬褂,從裡到外,都浸滿了殺人不見血的劇毒!隻需日日穿著,毒素便會通過肌膚毛孔,悄無聲息地滲入體內,逐漸腐蝕五臟,敗壞氣血,最終令人纏綿病榻,衰弱而死,外表卻看不出任何中毒跡象,隻會以為是舊傷複發或體虛所致!
好狠毒的心思!好精巧的算計!
既全了“君恩浩蕩”的名聲,又兵不血刃地除掉了他這個可能知曉太多秘密、又立下“護駕”之功、暫時動不得的親王!
蕭徹緩緩睜開眼,眼底那抹金色流光已然隱去,隻剩下一片死寂的冰寒。
“王爺,怎麼了?”秦風察覺到氣氛不對,緊張地問道。
蕭徹沒有說話,隻是用左手,慢慢地將那件剛披上身的黃馬褂,又脫了下來。動作很慢,卻帶著一種令人心悸的冷意。
他將黃馬褂平鋪在旁邊的案幾上,明黃的緞麵刺目無比。
“取火盆來。”他吩咐,聲音平靜得可怕。
秦風雖不明所以,但立刻照辦。
很快,一隻燒著銀絲炭的火盆被端了進來,炭火正紅。
蕭徹拿起案上那把剛剛用來剪開包紮布條的、鋒利的銀質小刀,走到火盆邊,將小刀尖端置於炭火之上灼燒。
直至刀尖燒得通紅。
他轉身,用那燒紅的刀尖,精準地烙向黃馬褂內襯方才發現異樣之處!
“嗤——!”
一股極其細微、卻異常刺鼻的酸腐氣味瞬間冒出!伴隨著淡淡的、五彩斑斕的輕煙!
那被燙到的鮫綃紗內襯,立刻焦黑卷曲,而周圍看似完好無損的區域,在高溫的逼迫下,竟以那燙點為中心,迅速蔓延開一片不正常的、色彩詭異的暈染痕跡!如同毒瘡潰爛!
秦風倒吸一口涼氣,臉色驟變:“這……這是?!”
“毒。”蕭徹丟開小刀,聲音冰冷,“穿膚蝕骨,無聲無息。”
秦風瞬間明白了過來,駭得後退一步,難以置信地看著那件華麗無比的黃馬褂,隻覺得一股寒氣從腳底直衝頭頂:“陛下他……他竟然……”
“他從未信過任何人。”蕭徹語氣淡漠,仿佛在說一件與己無關的事,“尤其是……差點窺見他秘密的人。”
他目光掃過那件內襯已然焦糊破損的黃馬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去找一件顏色、款式相近的常服外衫來。”蕭徹吩咐道,“要快。”
秦風強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立刻領命而去。
不過一盞茶的功夫,秦風便取來一件嶄新的鴉青色錦緞外袍,雖非明黃,但色澤深沉,遠看與那黃馬褂的底色有幾分相似,繡紋也儘量找了帶雲紋的,勉強能魚目混珠。
蕭徹迅速換上這件外袍,然後將那件毒馬褂小心折疊起來——並非要穿,而是要作為證據。
“王爺,那您今日還進宮嗎?”秦風擔憂至極。宮中此刻無異於龍潭虎穴!
“去。”蕭徹係好衣帶,眼神銳利如刀,“為何不去?”
他不僅要進宮,還要穿著這件“仿冒”的袍子,坦然地去謝恩。
皇帝賜下毒衣,定然會暗中觀察他的反應,甚至會派禦醫前來“診視”,確認毒素是否起效。
他偏要表現得“毫不知情”,甚至要讓自己看起來因“蒙受隆恩”而“容光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