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帶著一身疲憊與傷痛,終於回到了仿佛與世隔絕的三清觀。
瑪莎和比利早已焦急等待,看到眾人狼狽的模樣和又少了一人的隊伍,喜悅瞬間被擔憂和悲傷取代。
簡單的安置和傷口處理後,每個人都亟需時間來舔舐傷口,消化這次血色峽穀之行帶來的巨大衝擊。
張燁沒有過多休息,徑直回到了自己的靜室。他盤膝坐下,卻沒有立刻進入深層次的入定,而是仔細回味著此次戰鬥的每一個細節,尤其是自己施展雷霆手段時的心境變化。
掌心雷信手拈來的威力,小五行雷殛陣困殺合成體的淩厲,引導地煞歸墟時的決絕,這些力量讓他擁有了更強的誅邪手段,確實在關鍵時刻扭轉了戰局。
然而,當他閉目內視時,卻能察覺到一絲細微卻不容忽視的變化,經脈中流轉的靈力,似乎比以往多了一絲不易察覺的鋒銳與燥意;心神深處,在回憶起以雷霆湮滅亡魂、轟擊合成體時,除了守護成功的釋然,竟也隱隱泛起一絲掌控強大力量、滌蕩一切的快意?
這絲“快意”讓他心頭凜然。
道法自然,貴在平衡。
雷霆雖是至正之氣,司生司殺,但其性終究偏於剛猛暴烈。過度依賴與使用,尤其是帶著強烈的殺伐之心去驅動,久而久之,必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心性,使得平和之心蒙塵,漸生專斷與戾氣。
這便是力量的代價,是追求強大過程中必須時刻警惕的魔障。
“看來,一味追求雷霆之威,並非正道。”張燁睜開眼,輕聲自語。他意識到,自己需要重新調整方向。守護需要力量,但這力量必須被駕馭,而非被力量所駕馭。
接下來的幾日,張燁在閉關中不再僅僅錘煉雷法。
他開始有意識地引導體內靈力,嘗試溝通與感悟那些性質更為柔和、蘊含生機的力量。他於河水邊打坐,感受水德的潤下與包容;在觀內的院中老樹下冥想,體悟木德的生發與柔韌。他將這些感悟融入日常的修行,嘗試將一絲水之柔潤、木之生機,與雷霆的剛猛進行調和,追求一種“剛柔並濟,陰陽調和”的更高境界。這個過程比單純修煉雷法更為艱難晦澀,進展緩慢,但他心誌堅定。
出關後,他的氣息似乎比之前更加內斂深沉,少了幾分銳氣,多了幾分如深海般的淵渟嶽峙。
這一日,陳靜和阿麗莎·陳找到他,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能量運用與使用者身心狀態之間的關聯。她們在偏殿擺開了各種監測設備。
“張先生,”陳靜開門見山,“我們監測到您在施展高級雷法時,周圍環境的能量粒子會出現極高速的、帶有強烈‘秩序’傾向的極化現象,同時您的腦波活動會進入一種高度專注且略帶攻擊性的模式。這是否就是道法中所說的‘引動天威’?這種狀態對您自身的神經係統和內分泌是否有可觀測的影響?”
阿麗莎·陳補充道,語氣充滿科學探究欲:“從能量守恒和轉化角度看,如此巨大的能量輸出,其反作用力必然由施法者自身承擔一部分。除了靈力消耗,是否會對情緒、認知甚至人格產生長期影響?我們注意到,在血色峽穀後期,您的決策和行動模式,與初期相比,似乎更具決斷力,甚至可以說更強勢。”
張燁對她們用科學儀器和數據來研究玄學並不排斥,他覺得這本來就是兩種不同認知方式的交流和互補。他耐心聽完,點了點頭說:“兩位博士的感覺沒錯。雷法是一種極其陽剛的力量,運用的時候,心神必須和它保持一致,所以難免會沾染上它那種剛猛的特性。所謂的‘殺伐之氣’,就是這個道理。如果自己的心性修養不夠,或者過分依賴這種力量,確實容易變得急躁、易怒,聽不進彆人的意見,甚至變得嗜殺。”
他伸出手指,指尖先是凝聚出一縷淡淡的水汽,接著水汽又化作一絲充滿生機的綠色能量,最後才出現一點跳躍的電火花。“所以,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怎麼平衡。水的性質柔潤下行,能夠洗滌內心的浮躁;木的性質生發成長,能夠滋養心神。剛和柔互相配合,才是長久之道。至於它對身心的具體影響,”他停頓了一下,“根據我自己的體會,剛開始可能會覺得心神暢快、力量充沛;但如果不知道控製,時間長了就像喝毒酒來解渴一樣,內心的火氣會越來越旺,難以把持。這裡麵的分寸,需要自己把握,不是儀器能夠完全測量出來的。”
陳靜若有所思地說:“所以,強大的力量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需要使用者有相匹配的心性修為來控製,否則就會被力量本身反噬傷害,是嗎?”
“正是這個道理。”
張燁肯定地說,“力量越強大,對心性的要求就越高。這是自古以來不變的真理。”
這時,比利端著茶水過來,好奇地聽著他們的討論。張燁招手讓他走近。
“比利,你最近練習基礎的雷法符咒,感覺怎麼樣?”張燁問道,語氣比平時教導時更加嚴肅。比利有點興奮地說:“師父,我覺得畫符的時候更容易調動氣息了!就是,有時候會覺得有點煩躁,想用更大的力氣。”
張燁目光一凝,表情嚴肅地說:“這是心魔開始出現的征兆,絕對不能輕視!”
他的嚴厲讓比利嚇了一跳,連旁邊的陳靜和陳博士都感到了壓力。
“你要記住,”張燁沉聲道,“修行的人,首先注重的是修心。力量隻是‘術’,心性才是‘道’。‘道’是根本,‘術’是枝節。如果心性不穩,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像小孩子耍大刀,還沒傷到敵人,先傷了自己!從今天開始,每天誦讀《清靜經》十遍,靜坐的時間加倍。沒有我的允許,不準再自己練習雷法符咒!”
比利從來沒見過師父這麼嚴厲,趕緊低頭答應。張燁看著他,語氣稍微緩和了些,但仍然很鄭重:“比利,為師現在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力量的誘惑和責任。希望你能以此為戒,不要重蹈覆轍。修行的道路很長很遠,隻有腳踏實地,磨練心性,才是正確的方向。”
通過對自身力量的反思,與科學家的交流,以及對弟子的嚴格要求,張燁正在努力平衡因實力暴漲而可能帶來的隱患。
他清楚地認識到,要想真正地“替天行道”,而非淪為力量的奴隸,就必須在追求強大的同時,時刻謹守本心,達到力量與心性的和諧統一。
喜歡德州驅魔人:開局一座三清觀請大家收藏:()德州驅魔人:開局一座三清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