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燁那番關於“天人合一”、“萬物共存”的回答,像一塊大石頭猛地砸進深水潭,在會場內外都引起了巨大的震動和反響。
克萊文臉上那副公式化的假笑,這下徹底掛不住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臉冰冷,像是被戳到了最痛處,陰沉又惱怒。
他終於明白,眼前這個來自東方的道士,絕不是隨便扣上一頂“文明衝突”或者“國家安全”的大帽子就能壓垮的。
必須從更根本、更陰暗的層麵下手,徹底摧毀這個人的信念根基。
“和諧?共生?”
克萊文的聲音突然拔高,帶著刺耳的嘲諷。他周圍那些黑色能量絲線,像被激怒的毒蛇一樣瘋狂舞動,更加凶狠地衝擊著張燁周身散發出的清淨道力場。
“張先生,您的理想很美好,美好得像個童話。但現實呢?您看看人類的曆史!看看我們腳下這片土地!”
他猛地一揮手,仿佛要把曆史上所有的血腥和肮臟都攤開在陽光下:“殖民者的大屠殺,奴隸製的枷鎖,各種背信棄義的條約,密室裡的政治交易,為了權力父子兄弟互相殘殺!哪一樁哪一件,不是充滿了背叛、貪婪和赤裸裸的暴力?您說的‘和諧’在哪裡?您鼓吹的‘共生’又在哪裡?”
他的話語如同黑色的浪潮,裹挾著曆史長河中沉澱下的無數陰謀、不公與血腥,帶著一種令人絕望的、對人性的徹底否定,試圖將張燁連同他的理念一起吞噬。
這股力量不僅作用於聽覺,更直接衝擊著在場以及屏幕前每一個聽眾的心靈,放大著他們內心對曆史黑暗麵的恐懼與對人性的懷疑。一些聽眾麵露痛苦和迷茫,仿佛被拖入了曆史的惡夢。
“人性本來就是惡的!爭鬥是刻在骨子裡的天性!弱肉強食才是這世界永遠不變的規則!”
克萊文的聲音像魔鬼在耳邊蠱惑人心,極具煽動性,“您所提倡的那一套,根本是脫離現實的空想,是弱者用來安慰自己的夢話!”
麵對這番直刺曆史與人性最黑暗處的猛烈攻擊,張燁依然像激流中的巨石一樣巋然不動。
他絲毫沒有受到那股黑色浪潮的影響,眼神反而越發清亮透徹,仿佛能看穿所有虛假的表象。
“參議員先生剛才提到的,確實是曆史上真實存在過的黑暗。”
張燁的聲音依舊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他引用《道德經》中的道理回應道:“但是,‘大道敗壞了,才需要強調仁義;機巧聰明出現了,才會產生嚴重的虛偽’。正是因為人們背離了自然和諧的根本法則,才會出現您所說的那些惡行。這並非人性注定如此,而是偏離正道導致的結果。”
他繼續深入解釋,調動起《易經》中的古老智慧:“‘一陰一陽的交互作用就叫作道’。世間萬事萬物,都包含正反兩麵,有光明就有黑暗,有創造就有毀滅。隻看見黑暗就否定光明的存在,就像隻承認黑夜而否認白晝一樣,這是片麵的。我們道家所追求的,並不是假裝黑暗不存在,而是看清它的存在,弄明白它產生的根源,從而掌握陰陽變化的規律,避開凶險,追求吉祥,從這種對立衝突的循環中,找到那條能夠超越簡單對立、通往和諧與平衡的道路。”
他的話語,如同在漆黑的夜空中點亮了星辰,為那些陷入曆史悲觀論調的人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充滿希望的視角。
那蘊含在言語中的清淨道力與智慧之光,頑強地抵禦著黑色能量的侵蝕,並為迷茫的心靈指引著方向。
“過去確實有過鬥爭,在某些時候,”
張燁看著會場裡的人,就像在跟每一個被克萊文說動的人談心,“可是合作、心軟、創造和愛,其實也一直伴隨著人類的曆史,而且就是這些東西讓文明往前走。我們今天在這裡說話,不就是為了互相理解,而不是繼續鬥下去嗎?”
克萊文臉都青了,他發現自己好不容易搞出來的那種讓人絕望的氣氛,正被張燁一點點打破。
他突然站起來,身體往前衝,幾乎是大吼出來,想用更強的氣勢把張燁壓下去:“理解?合作?你睜眼看看現在!看看這世界!到處是不一樣的聲音,衝突根本沒完沒了!你說的那一套,在現實麵前根本沒用!”
張燁也站了起來,但不是為了跟他吵,而是想更清楚地說出自己的道理。他整個人和會場的氛圍之間有種看不見的互動,好像硬是把這片汙濁的地方,往光明與和諧的方向拉了一點點。
“現實是人造出來的,參議員先生。”
張燁的聲音響亮而堅定,直擊人心,“如果每個人都隻知道放大分歧、挑動對立,那現實當然永遠不會安寧。可是,如果有人願意抱著‘上善若水’那樣的心,像水一樣滋養萬物卻不爭,用包容去化解隔閡,用智慧照亮糊塗,現實也是可以改變的。道,其實離我們不遠,它就藏在我們每一次克製自己、遵守規矩的選擇裡,也藏在每一次與人為善的瞬間。”
這場辯論,早就不是普通的你來我往,變成了兩種觀念與能量的對決。
克萊文的話像黑色的浪潮,充滿毀滅和絕望;
張燁的回應則像屹立不倒的柱石和星辰的光芒,堅守著希望與和諧。
會場裡的聽眾明顯分成了兩派。
一部分人被克萊文極端的言論和那股看不見的精神力量煽動起來,臉上發熱,拳頭緊握;
另一部分人則被張燁充滿智慧和慈悲的話打動,陷入深深的思考,眼神裡有掙紮,也有渴望。
而在會場外,通過直播觀看的民眾反應更加激烈,評論區徹底炸了。
支持克萊文和支持張燁的言論互相碰撞,吵成一團,有人爭論,有人思考,無數人的心思被這場無形的對決攪動、影響。
整個國家的注意力,都被這場發生在國會山的、關於理念與未來的“道義之爭”緊緊抓住了。
克萊文看著台下分化的聽眾和幾乎失控的輿論,眼裡第一次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驚慌和憤怒。
他意識到,光靠說話和精神施壓,似乎沒法迅速打垮這個根基很深的東方修行者。
他藏在桌下的手悄悄握緊,某種更黑暗、更直接的力量,開始在他身體裡聚集。
喜歡德州驅魔人:開局一座三清觀請大家收藏:()德州驅魔人:開局一座三清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