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蹲在院角的石階上整理漁具。
新縫的深藍色帆布墊已經按在尋蹤手套內側,指尖觸到布料的紋路,比之前舒服了不少。
林溪背著書包湊過來,手裡捏著個用彩繩編的小魚掛飾:“哥,給你掛在魚竿上,保準釣大魚。”
“行啊,咱們溪溪的手藝,肯定靈。”林海笑著接過掛飾,係在魚竿手柄處,彩色的線頭在風裡輕輕晃。
媽媽從廚房出來,手裡拎著個保溫袋:“給你和曉月裝了飯團,還有醃蘿卜,餓了就吃。”
袋子裡的飯團還冒著熱氣,裹著海苔,是林海愛吃的口味。
“知道了媽,我會照顧好自己。”
他把保溫袋塞進漁具包,又叮囑林溪,“放學彆亂跑,等我回來給你帶小海螺。”
推著“海鷹號”往合作社走時,路上遇到扛著鋤頭的阿水伯。
“小林,去外礁區釣石斑啊?”阿水伯放下鋤頭,從兜裡掏出兩個橘子,“昨天鎮上買的,甜得很,給你和曉月嘗嘗。”
林海接過橘子,道謝後聊了兩句:“您家的扇貝苗下塘了嗎?”“下了下了,按你說的泡了海水,今早看都活蹦亂跳的。”
阿水伯笑得眼角皺成褶,“等收成了,我請你喝酒。”
到合作社時,蘇曉月已經在門口等了,手裡拿著個筆記本和筆。
“昨晚算好了,王經理要二十斤石斑,五十斤膏蟹,膏蟹咱們暫養池裡夠,就差石斑了。”
她把筆記本遞給林海,上麵記著合作社的存貨清單,字跡工整。
“放心,今天肯定能湊夠。”林海拍了拍漁具包,“溪溪給的幸運掛飾都帶上了。”
蘇曉月瞥見魚竿上的彩繩小魚,忍不住笑:“挺可愛的,說不定真能帶來好運。”
“海鷹號”駛出港口時,海水還是淡藍色的,隨著往遠海走,漸漸變成深邃的墨藍。
外礁區的礁石像黑色的巨獸,從水裡探出頭,海浪拍在礁石上,濺起白色的泡沫。“這裡水流急,得把船停穩。”
林海放慢船速,在一塊平整的礁石旁拋錨,蘇曉月幫忙把聲波誘魚器放進水裡,裝置發出輕微的嗡鳴,很快,水麵下就有銀色的小魚遊過來。
激活尋蹤手套,淡藍色的光帶順著礁石的縫隙往下延伸。
“那邊有動靜。”林海指著一塊被海草覆蓋的礁石,拿起魚竿,掛上用小魚做的餌料。
剛把魚鉤放進水裡沒兩分鐘,魚線就猛地往下拽,魚竿彎成了弓。
“好家夥,力氣真大!”林海握緊魚竿,慢慢往回收線,蘇曉月在旁邊幫忙扶著船舷,防止船被魚拽得晃動。
魚線纏到了礁石縫裡,林海皺了皺眉,蘇曉月遞過一把小剪刀:“小心點,彆弄斷魚線。”
兩人配合著,把纏在礁石上的魚線慢慢解開,剛一鬆勁,魚又往深海遊,林海趁機發力,終於把魚拉出水麵——是條青褐色帶黑斑的石斑魚,足有兩斤重,在陽光下閃著油亮的光。
“第一條就這麼大!”蘇曉月笑著遞過抄網,把魚撈進桶裡。
就這樣,靠著聲波誘魚器和尋蹤手套,一上午下來,桶裡的石斑魚越堆越多。
最大的一條有三斤半,最小的也有一斤八兩,總共稱下來,有二十四斤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