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餌料比普通餌料更黏,入水後不容易散,拋線時,魚線在空中劃了道流暢的弧,鉛墜帶著餌料沉入水裡,浮漂立在水麵,像根細細的白色蘆葦。
沒等五分鐘,浮漂突然往下沉,力道比上次釣黑鯛時還沉。
林海雙手握緊竿柄,慢慢往回收線,魚竿彎成了漂亮的弓,魚線“嗡嗡”作響,像是在吟唱。
拉上來的瞬間,他看清了——是條近三斤重的赤點石斑魚,身上帶著橘紅色的斑點,像撒了把碎瑪瑙,魚鰓快速開合,尾巴拍打著水麵,濺出的水花打濕了褲腳。
他把魚放進事先準備好的保溫箱,往裡麵加了點海水,魚在箱裡安靜下來,偶爾擺擺尾巴,像是在適應新環境。
重新掛餌拋線,這次的等待時間稍長些。
陽光透過雲層,在水麵灑下碎金,風裡帶著沙粒的輕響。
浮漂動了兩下,然後猛地往水裡竄,林海反應迅速,瞬間提竿,魚竿再次彎成弓。
這條魚的力道比剛才那條還大,收線時需要用膝蓋頂住竿柄,防止魚竿脫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拉上來是條兩斤半的黃唇魚,魚身呈淡黃色,嘴唇比普通魚厚些,鱗片在陽光下閃著微光——這種魚在市場上很稀罕,肉質細嫩,不過林海沒打算賣,想帶回家讓媽媽做魚丸。
下午一點多,林溪背著書包跑來,手裡拎著個保溫桶,裡麵是媽媽做好的魚丸湯。
“哥,媽讓我給你送的,說你釣了一上午肯定餓了。”
她把保溫桶放在釣椅旁,掀開蓋子,熱氣裹著魚丸的鮮香飄出來,裡麵還有幾顆青菜,顏色翠綠。
林海接過勺子,舀了顆魚丸放進嘴裡,肉質q彈,鮮得能嘗出石斑魚的味道,他給林溪也舀了顆,林溪眯著眼睛說:“媽做的魚丸最好吃,比鎮上賣的還香。”
吃完魚丸湯,林海繼續釣魚。新配方的效果確實明顯,到下午三點時,保溫箱裡已經有四條魚——一條赤點石斑魚3斤)、一條黃唇魚2.5斤)、兩條黑鯛共4斤)。
他收拾漁具時,發現餌料還剩小半袋,打算下次去遠海時用。往回走的路上,他繞去合作社,把兩條小的黑鯛放進暫養池——之前說要帶魚給合作社的人嘗嘗,現在剛好兌現。
蘇曉月正在院子裡曬漁網,見他過來,幫忙把魚放進池裡,動作輕得怕碰傷魚,沒說話,隻朝他點了點頭,繼續曬漁網,陽光落在她的側臉上,安靜得像幅畫。
回到家時,媽媽正在院子裡收拾剛摘的青菜,看見保溫箱裡的魚,眼睛亮了:“這條黃唇魚正好做魚丸,晚上給你爸下酒。”
爸爸從屋裡出來,手裡拿著個舊漁網,“明天我跟你去淺灘,幫你搭個遮陽棚,免得你曬黑。”
林海笑著應了,把魚放進家裡的魚缸,魚缸是去年買的,專門用來養新鮮的漁獲,裡麵的水還是早上換的,魚放進去後,很快就適應了,在水裡遊來遊去。
傍晚,林海坐在院子裡整理漁具。魚竿上的水珠滴在水泥地上,形成小小的水窪,折射著夕陽的光。
他把今天用的餌料袋收好,打算下次再用,又檢查了下魚鉤——有個鉤尖鈍了,他拿出磨刀石,慢慢打磨,動作熟練得像做了千百遍。
林溪坐在旁邊的小凳上,手裡拿著彩筆,在畫紙上畫今天的釣魚場景,畫裡的魚竿上還係著她編的小魚掛飾,格外顯眼。
虛擬屏幕在視野裡亮著,【當前氣運值:15100】——上午兌換配方用了10點,下午釣魚收獲不錯,又攢了15點。
他想起之前解鎖的【深海探測浮標】,兌換需要50點氣運值,剛好可以作為下次的目標。
遠處的海浪聲傳來,混著院子裡的蟬鳴,像首慢節奏的曲子。
他知道,下次去遠海用新餌料,肯定能有更大的收獲,而這些日常裡的細碎時光,比如媽媽的魚丸、妹妹的畫、爸爸的遮陽棚,才是趕海生活裡最珍貴的底色。
喜歡漁村天眼:我的趕海運氣值爆表了請大家收藏:()漁村天眼:我的趕海運氣值爆表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