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半大的孩子正在不遠處挖蛤蜊,看到林海,都興奮地喊“海哥”。
林海笑著跟他們打了個招呼,然後開啟【尋蹤手套】的追蹤功能。
視野中,幾個淡淡的金色箭頭浮現,指向灘塗的幾處地方。
他循著箭頭走去,動作麻利。很快,手套的感應變得強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蹲下身,用小手鏟輕輕刨開沙土,幾下之後,幾個肥美的文蛤和一隻張牙舞爪的蘭花蟹就露了出來。
“嘿,開門紅!”林海滿意地將戰利品扔進桶裡。
蘭花蟹雖然不算特彆名貴,但勝在鮮活,拿到鎮上市場也能賣個百八十塊。
他繼續搜尋。
在【尋蹤手套】的輔助下,他的效率極高。
不到一個小時,小桶裡就多了十幾隻大小不一的青蟹、一堆黃蜆子、幾個海螺,甚至還抓到了一條藏在石縫裡的石九公一種常見的石斑魚,價格適中)。
就在這時,手套再次傳來強烈的感應,箭頭指向一處看起來毫不起眼的沙窩。
林海小心地挖掘,沙土下露出一個硬物。
他用手扒開周圍的沙子,一個比拳頭略大、表麵布滿怪異凹凸和孔洞的灰褐色“石頭”出現在眼前。
“這是……海柳?”林海心中一動。
海柳是一種珍貴的海底灌木,質地堅硬,紋理清晰,常用於製作煙鬥、手串等工藝品,價值不菲。
他手上這塊雖然不是很大,但形態奇特,像是天然形成的根雕,如果遇到喜歡的收藏家,價格肯定低不了。
他小心地將這塊海柳收起,心中估算著,今天這趟日常趕海,收獲的海鮮賣給相熟的魚販,大概能有一千五百元左右的收入,而這塊海柳,找個機會讓周老或者秦雨幫忙看看,說不定能賣出更高的價錢。
這就是趕海的魅力,永遠不知道下一鏟子會挖出什麼。
這種充滿未知和驚喜的收獲感,讓他樂此不疲。
——
傍晚,林海提著沉甸甸的小桶和那塊海柳回到合作社辦公室。
蘇曉月也已經從鎮上回來了,正在整理票據。
“稅都繳清了,捐贈手續也辦好了,信用社和小學那邊都非常感謝我們合作社。”蘇曉月彙報道,臉上帶著完成任務的輕鬆。
“辛苦了。”林海點點頭,正準備把今天的收獲處理一下,他的手機響了起來。
是一個省城的陌生號碼。
林海有些疑惑地接起電話:“喂,你好?”
“您好,請問是白沙灣合作社的林海先生嗎?”電話那頭傳來一個溫和而乾練的男聲。
“我是,您是哪位?”
“林先生您好,冒昧打擾。我是省城‘海之韻’文化傳媒公司的項目經理,我姓陳。我們公司主要負責地方特色文化推廣和旅遊項目策劃。我們關注到您和您的合作社最近在網絡上的熱度,尤其是那次發現‘琉璃蝦蛄’的直播,以及你們打造的‘休閒漁業’體驗項目,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林海心中微動,應道:“陳經理過獎了,我們隻是做了點力所能及的嘗試。”
“林先生謙虛了。”
陳經理笑道,“我們公司很看好白沙灣的潛力和您個人的影響力。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趣,與我們進行更深度的合作?比如,由我們專業團隊來包裝推廣‘白沙灣’品牌,打造係列短視頻內容,甚至策劃更大規模的生態旅遊項目?我們可以提供資金、技術和渠道支持。”
省城的傳媒公司?合作?
林海握緊了手機,心跳略微加速。
這意味著,他的事業,白沙灣的名字,可能真的要走出這個小小的漁村,走向更廣闊的舞台了。
他沒有立刻答應,而是沉穩地回答:“陳經理,感謝貴公司的看重。不過合作是大事,涉及的方向和細節很多。您看這樣行不行,您先把貴公司的一些成功案例和初步的合作構想方案發到我郵箱,我和合作社的夥伴們認真研究一下,再給您答複?”
“當然可以!林先生果然謹慎務實。”陳經理語氣更加欣賞,“我稍後就把資料發給您。期待您的回音!”
掛斷電話,林海深吸了一口氣,看向窗外波光粼粼的大海。
分紅大會的喜悅,日常趕海的收獲,還有這突如其來的省城合作意向……一切都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但他沒有忘記深海之下的那個古老“核心”,也沒有忘記孫經理那夥人可能還在暗處虎視眈眈。
前路充滿機遇,也潛藏著挑戰。
他看了一眼係統界麵,氣運值依舊穩固。
他笑了笑,拎起桶,對蘇曉月說:“走,曉月,先把這些海鮮處理了,晚上加餐。至於省城的事……我們得好好合計合計。”
平靜的海麵下,暗流仍在湧動,而林海的船,正駛向更廣闊,也更深不可測的海域。
喜歡漁村天眼:我的趕海運氣值爆表了請大家收藏:()漁村天眼:我的趕海運氣值爆表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