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海風帶著鹹澀的氣息拂過白沙灣,林海站在碼頭,望著平靜的海麵出神。
昨天在海底看到的能量通道影像依然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那條從海底峽穀直指合作社藻類實驗室的神秘連接,究竟意味著什麼?
他決定暫時放下這個疑問,像往常一樣開始新一天的趕海。
潮水剛剛退去,露出大片濕潤的灘塗,在晨光中閃著細碎的光。
【尋蹤手套】傳來熟悉的溫熱感,引領他走向一片布滿礁石的區域。
今天運氣不錯,在礁石縫隙間,林海發現了幾隻體型碩大的梭子蟹。
它們揮舞著粗壯的蟹鉗,在淺水中橫衝直撞。
林海熟練地用長鉗夾住蟹殼後方,一隻隻收入籠中。
這些梭子蟹活力十足,每隻都在一斤以上,在市場上能賣到每斤一百五十元。
繼續向前,在一片海草叢中,他發現了幾條隱藏其中的石斑魚。
石斑魚是高檔海鮮市場的寵兒,特彆是這種野生的,每斤能賣到二百八十元。
林海小心地用網兜將它們一一捕獲。
兩個小時的趕海,林海收獲了梭子蟹五隻,石斑魚三條,還有一些海螺和貝類。
今天的個人收獲預計能賣出一千六百元左右。
回到合作社時,秦雨已經在藻類實驗室裡忙碌了。
見到林海,她立即迎了上來,臉上帶著既興奮又困惑的表情。
“紫藻出現了異常生長,”她指著培養皿中明顯更加茂盛的紫色藻體,“從昨天勘探回來後就開始加速生長,現在的生長速度是之前的三倍。”
林海仔細觀察著培養皿中的紫藻。
不僅生長速度加快,藻體的顏色也變得更加鮮豔,甚至在某些角度下能看到微弱的熒光。
“和海底的能量通道有關?”林海問道。
秦雨點點頭:“我檢測了實驗室的環境數據,發現了一種異常的能量波動。雖然很微弱,但確實存在。”
就在這時,蘇曉月拿著賬本走進實驗室:“這個月的收支統計出來了。總收入九萬三千元,淨利潤三萬八千元。另外,‘天海閣’的第二筆貨款五萬元剛剛到賬。”
合作社的財務狀況持續向好,這讓林海稍微安心。
有了足夠的資金支持,他們就能更好地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
上午十點,藍鯨公司的勘探隊再次到來。
今天的計劃是繼續探查海底裝置,特彆是要弄清楚那個能量通道的真相。
孫副總一見麵就直入主題:“我們公司的專家分析了昨天的數據,認為那些海底裝置可能在監測某種海洋能量。如果能夠掌握這種能量的利用方法,價值不可估量。”
林海保持謹慎:“我們首先要確保這些裝置不會對海洋生態造成破壞。”
再次登上“探索者號”,海麵上的氣氛明顯不同昨日。
藍鯨公司增派了更多技術人員,還帶來了一些林海從未見過的探測設備。
深潛器再次下潛,這次的目標是詳細探查能量通道的源頭。
當下潛到一百米深度時,監控畫麵再次出現乾擾。林海取出發光晶體,和昨天一樣,乾擾立即減弱了。
“這些晶體似乎是啟動或者穩定這些裝置的關鍵。”
秦雨觀察著這一現象說道。
深潛器抵達海底平台,這次技術人員操作機械臂,小心地將一塊晶體放入中央控製台的凹槽中。
刹那間,所有圓盤裝置同時亮起,投射出的全息影像比昨天更加清晰。
能量通道的路徑明確顯示,確實是從海底平台直指白沙灣海岸。
更令人驚訝的是,影像中還顯示出幾個次要的能量支流,分彆連接著紫藻林、熱泉點,甚至還有“福昌號”沉船的位置。
“這些地點...都是我們發現重要資源的地方。”林海震驚地說。
就在所有人專注觀察全息影像時,深潛器的傳感器檢測到一個異常信號。
信號源位於海底平台正下方,深度超過兩百米。
“下麵還有東西。”操作員報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