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親的時候,隻要問起你是在哪個廠上班。
都會歪著脖子說“機戒廠,軸承廠!鋼廠!”
而他們這些沒技術含量的小廠就不一樣了,隻是能養活家裡人。
大廠倒下了,像這些麵粉廠,掛麵廠,糧油公司,也就是下一個倒閉的對象!
由於農民交上來的公糧還要處置,需要變成麵粉,掛麵。
再加上城市最大的需求是糧油麵粉,暫時還沒有倒閉。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時最好單位的工人,如今成了下崗工人。
而這些沒有技術含量的麵粉廠,現在卻成了被人羨慕的職業。
最起碼麵粉廠的工人還有工資,還能養活家人。
可那些下崗的工人,有的一輩子在工廠,有的半輩子在工廠。
突然下崗了,他們一時間不知道自己還能乾啥。
劉陽現在是乾的風生水起。
他經常在劉保正回老家坪村的時候,給家裡捎上幾箱掛麵,再捎上幾袋大米,香皂。
村裡人都是羨慕的不得了,他們吃飯還要摻玉米麵,要不一年交過公糧就不夠吃了。
而根田家,掛麵,白麵,還有白花花的大米飯。
誰能不羨慕呢,每當福平去地裡乾活路過村頭的時候,
總有那麼幾個嘴裡吐不出象牙的人說
“有那麼一個能成的侄兒,你還種地乾啥,睡在屋裡等著吃就行了嗎?”
他們的這種諷刺的話,在福平這裡基本上就是這個耳朵裡進,那個耳朵裡出。
劉陽的弟弟已經上初中了,而且學習很好!
原來村裡人總是笑話福平家的祖墳不好,出的人命苦,缺女人。
可現在都轉變了,改為福平大(父親)福平娘的墳起了作用,改變了風水。
“人家的墳好,現在出了一個當官的,以後,還得出個大學生!”
“大學生不是出了兩個嗎?”
“那不算,那是人家的!以後管不管他福平還兩說!”
農村就是這樣,人前說你好,人後恨不得把人說死!
不管人們怎樣議論,福平依舊放著羊,養著牛,種著地。
根田和媳婦吳小霞,依舊保持著以前窮苦的樸實,沒有因為兒子出息而改變。
就拿燕南和燕北來說,自從考上西安交大。
兩個人隻要放假,就會找臨時的工作,掙點錢,減輕家裡和福平叔的負擔。
自從在市裡和劉陽接觸了一年多時間,三個有理想的年輕人也很是能說的來。
燕南和燕北雖然去了西安上學,但是幾個人還是書信不斷。
燕南和燕北會告訴劉陽她們上學的一些事,而且還幫劉陽分析一些經濟走向。
西安畢竟也算個大城市,燕南和燕北會把西安的一些所見所聞,還有個體發展寫信告訴劉陽。
這樣一來,本身就對經濟發展很感興趣的劉陽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這些來信,劉陽就像保存武功秘籍一樣保存著,當自己閒暇的時候,就會拿出來看看。
在他看來,自己沒有知識,這兩個大學生就像是自己的老師一樣,時時給他補充能量。
如今,真正需要知識的時候,劉陽後悔自己沒能多學點,現在他才知道,知識真的能改變命運!
喜歡牧羊的絕戶請大家收藏:()牧羊的絕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