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霞這次要去的地方是新疆,因為之前燕南說劉陽在新疆,妹妹也說可能在新疆。
儘管兩個人說的都是善意的謊言,而思兒心切的吳小霞卻記在心裡了。
她一輩子沒有出過遠門,啥地方她也不知道,這個新疆就刻在腦子裡了。
兩個人坐上了去縣城的班車,下車以後,吳小霞就問司機
“走新疆坐那個車!”
司機說
“你坐前麵門口的那一輛去火車站的車,到了火車站,再坐火車,遠的很!”
吳小霞就拉著根田坐上了去火車站的班車。
路上,吳小霞暈車,一直忍著不敢往車上吐,旁邊的一個女人看到吳小霞難受的樣子,就給了吳小霞一個塑料袋。
吳小霞一番嘔吐後,感覺腸子都快吐出來了,好在吐了之後感覺舒服多了。
一旁的女人問
“你們去啥地方!”
吳小霞說
“去新疆!”
女人又問
“去兒子家還是女兒家!”
吳小霞聽到這話再沒有說話。
她們哪裡知道,這一對可憐的夫妻是找不知死活的兒子。
一個多小時,車停在了火車站,兩個人下車後,站在原地,不知道要去哪裡坐火車。
吳小霞不識字,根田識字,但是根田自從得了病控製住後,就跟個傻子沒什麼區彆。
車上給吳小霞給過袋子的這個女人下車後問
“你們兩個咋不進去,”
吳小霞說
“第一次出門,不知道。”
這個女人就帶著吳小霞去了候車室,排隊買了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吳小霞雖然不識字,但是她每次乾什麼,都會牢牢的記住,記性特彆好。
下午,兩個人就坐上了開往新疆的火車,踏上了漫長的尋子之路。
而留在家裡的福平,侄孫子和他的生活,就得靠他自己了。
這種幾十年前的場景又一次出現了,不同的是,幾十年前他是撫養侄兒,現在卻是侄孫子。
侄孫子已經六歲了,早上,福平放羊起來的很早,他要趕在侄孫子醒來之前趕回來。
下午他就帶著孫子一起去放羊,世間的輪回總是這樣的相似。
家破人亡,顛沛流離,這樣的打擊對福平來說是沉重的。
他坐在山上,看著吃草的羊,看著無憂無慮玩耍的孫子,他連哭的眼淚都沒有。
如今,他已經快七十歲了,他怕自己撐不到侄孫子長大成人的那一天。
其實,人活著就像地上的螞蟻,路邊的樹,甚至還不如吃草的羊。
劉陽的失敗,帶來的災難不僅僅隻是錢的問題,更大的是對親人災難性的打擊。
但這一切,不能把所有的錯都歸咎在劉陽身上。
一個人從創業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注定要麼成功,要麼失敗。
成功了,親人跟著富貴,失敗了,就得跟著遭殃,再沒有第三條路可選。
但是,作為親人,是有權利選擇的,在創業成功時選擇富貴,在失敗時,可以選擇逃離。
劉陽的父母、大爸沒有為兒子失敗選擇逃離,而是選擇了不離不棄。
用她們的實際行動證明,什麼叫親情。
喜歡牧羊的絕戶請大家收藏:()牧羊的絕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