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兵營的燈火亮至深夜,趙宸對著攤開的軍報皺眉。朝堂上“助遼抗金”的提議被駁回,高俅又在軍餉上處處刁難,連新造的神臂弓都因缺了镔鐵難以量產,一股煩悶堵在胸口。
“又在愁事?”
蘇清婉端著一碗熱湯走進來,袖口沾著些許草木灰——她白日裡跟著父親在營外的荒地辨認可食用的野菜,幫著安置近來湧入京郊的流民。
趙宸抬眼,見她鬢角沾著草屑,卻眼神清亮,心中的煩躁消了些:“沒什麼,朝堂上的事。”
“是為流民的事煩憂嗎?”蘇清婉將湯碗放在案上,“今日見營外又多了幾十戶流民,孩子們凍得縮在草堆裡,看著心焦。”
趙宸歎氣:“何止流民。如今軍餉短缺,軍械難造,連操練的場地都不夠用……”
“我倒覺得,流民或許不是麻煩。”蘇清婉蹲下身,撿起趙宸掉落的炭筆,在紙上畫了個簡單的村落,“家父說過,民心即兵心。這些人流離失所,若能給他們一處安身之地,讓他們有飯吃、有活乾,他們定會感念恩德。”
她指著營外那片荒棄的坡地:“那裡水土不差,若開墾出來種上冬麥,明年開春就能有收成。讓流民參與開墾,再讓手藝好的幫著營裡修補軍械、縫製帳篷,既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也能幫你解決人手不足的難題,豈不是兩全其美?”
趙宸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亮光。他竟忘了係統倉庫裡還有一份“流民安置方案”,裡麵詳細寫著如何分區安置、按需分配活計、建立互助組織,甚至連如何預防疫病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婉妹,你提醒我了!”趙宸抓起她的手,掌心的溫度讓蘇清婉臉頰微紅,“民心即兵心,說得太對了!”
次日一早,趙宸便讓人在營外搭起粥棚,又請來蘇父幫忙登記流民信息——誰家有耕牛,誰家會打鐵,誰家擅編織,一一記錄在案。他按照係統方案,將流民分成農耕隊、修繕隊、後勤隊,農耕隊領了種子去開墾荒地,修繕隊帶著工具修補營牆、打造簡易箭靶,後勤隊則幫著夥房劈柴、縫補衣物。
不過三日,營外的荒地便翻出了新土,營牆的缺口被補得嚴嚴實實,連士兵們的破舊鎧甲都被縫補得整整齊齊。一個曾是鐵匠的流民,還幫著劉匠頭改進了神臂弓的弓弦,讓射程又遠了數步。
趙宸站在坡上,看著熱火朝天的景象——孩子們在新搭的草棚外嬉笑,大人們揮著鋤頭、掄著錘子,臉上漸漸有了生氣。蘇清婉正和幾個婦人一起晾曬草藥,陽光落在她身上,像鍍了層暖金。
【係統提示:流民安置方案初見成效,獲得民心值+500,解鎖“互助工坊”,可批量製作簡易兵器。】
他忽然明白,蘇清婉說的“民心即兵心”,不止是讓流民出力。當這些人把輔兵營當成家,把他當成能依靠的人,將來金兵南下時,他們便是最堅定的後盾。
煩憂散去,趙宸大步走向人群,接過一個老農遞來的鋤頭,加入了開墾的隊伍。泥土的腥氣混著煙火氣,比朝堂上的檀香更讓人踏實。這天下,終究是百姓的天下,守住他們,才能守住大宋。
喜歡靖康逆旅:係統攜我定乾坤請大家收藏:()靖康逆旅:係統攜我定乾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