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知夏指尖在“有德者“三字上頓了頓,窗外報信聲方落,便聽得院外傳來青石板被鞋跟叩響的脆響。
太醫院掌事周太醫的公鴨嗓先一步飄進來:“雲醫官,陛下在禦書房候著,說是要聽藥隱穀的事。“
她將殘頁收進妝匣時,指節微微發緊。
三日前地宮外那衝天火光還在眼前晃,蕭臨淵抱她衝出時玄氅上的焦痕,沈硯最後那句“苦才是醫者的初心“,此刻都隨著這聲宣召翻湧上來。
“回周大人,我換身素衣便來。“她應得從容,轉身時卻掃見妝鏡裡自己眼底的暗青——這三日她幾乎沒合眼,守著藥隱穀的焦土,看著百姓們自發從灰燼裡扒拉殘頁。
禦書房的檀香混著墨香湧進鼻端時,雲知夏剛跨過門檻。
皇帝蕭承煜正伏案批折,抬頭時眉峰微挑:“朕聽說,藥隱穀燒了半本《藥心令》?“
“是。“她垂眸,袖中殘頁的觸感清晰如昨,“但燒不儘的,是藥道。“
蕭承煜放下朱筆,目光在她臉上轉了兩轉:“三日前你救沈硯時,蕭臨淵那小子差點把地宮掀了。“他忽然笑了,“不過今日找你來,是想聽你說——這藥隱穀燒了,大胤的醫道,往後怎麼走?“
雲知夏抬眼,殿外梧桐葉沙沙作響。
她想起今早離開靖王府時,蕭臨淵站在廊下,玄色披風被晨風吹得翻卷:“我讓人清了藥隱穀的路,你若要建什麼,本王調三千兵丁給你。“
“回陛下,臣想建一座書院。“她聲音清冽,“名喚殘燭,取"野火燒不儘,殘燭照夜明"之意。
凡願學醫者,無論男女貴賤,皆可入學。“
蕭承煜的指節在案上叩了叩:“好個殘燭。“他從案頭取了塊金牌推過來,“這是朕的禦賜腰牌,往後你若要調藥材、征場地,拿這個去。“
出禦書房時,日頭已爬過宮牆。
雲知夏攥著腰牌站在階下,看宮簷上的鴿群撲棱棱飛過,忽然想起藥隱穀外那片焦土——此刻該有人在撿殘頁了。
藥隱穀的風裹著煙火氣撲來,是在她騎馬趕到穀口時。
遠遠便見白影晃動,白芷正蹲在斷牆下,膝頭攤著半卷燒焦的紙頁,旁邊老農捧著半張“黃連解毒方“,手背上的皺紋裡沾著黑灰:“這字......我能認。“
“阿翁,您看這。“白芷小心揭起一片殘紙,與自己手中的拚合,“您瞧,"黃連三錢,黃芩二錢",和您手裡的接上了。“她抬頭時,眼角還掛著淚,“他們燒書,卻忘了,藥道在人心。“
雲知夏下了馬,靴底碾過焦木碎屑。
小火從穀裡跑出來,臉上沾著黑灰,手裡舉著塊刻刀:“姑娘,碑刻好了!“他身後,新立的青石碑上“殘燭書院“四字剛勁有力,金針翁正撫著碑身歎氣:“三十年前我師父說,醫道將破而後立......今日,火儘,光生。“
“翁公。“雲知夏走過去,指尖觸到碑上未乾的墨跡,“學生想請您做書院首座。“
金針翁猛地抬頭,白眉顫動:“你這丫頭......“他忽然笑了,抬手抹了把眼角,“好,我這把老骨頭,便給你守著這書院!“
山風卷起灰燼,在空穀裡打旋。
雲知夏站在碑前,望著四周拾撿殘頁的百姓——有農婦抱著孩子,有書生背著書箱,有老醫正顫巍巍扶著拐杖。
她提高聲音,壓過風聲:“凡願學醫者,無論男女、貴賤、出身,皆可入學!
學費,隻交一味藥——救一人,記一方!“
山穀裡忽然靜了一瞬,接著爆發出歡呼。
老農舉著殘頁喊:“我孫女生痘,我學了方來救她!“農婦抹著淚:“我家那口子被蛇咬,我要學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