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頂總壇,聖火熊熊燃燒。
在明教全體高層——光明右使、四大法王、五散人、五行旗使的見證下,一場簡樸卻莊重的傳位大典正在進行。
龍雲親手將代表教主權威的聖火令,交到了單膝跪地的鐘絕聖手中。鐘絕聖麵容剛毅,眼神中雖仍有對恩師的不舍與對自己能力的些許疑慮,但更多的是一種接過千斤重擔的決然。他沉聲立誓,必恪守教義,光大明教,庇佑百姓。
“參見鐘教主!”
眾豪傑齊聲拜服,聲震大殿。明教第五代教主,就此誕生。
傳位典禮結束後,龍雲將鐘絕聖單獨喚至一旁,最後叮囑道:“絕聖,教中大小事務,左使及各法王、散人皆會輔佐於你,遇事多與他們商議,尤其是狐王,他心思縝密,可為你之臂助。”他頓了頓,目光掃向密室方向,語氣變得無比嚴肅:“還有一事,你需謹記,乃至世代相傳——《九陰真經》乃不祥之物,源於故人,封存於此乃權宜之計。凡我明教弟子,絕不可修習其中武功,以免心性迷失,引來無窮禍患。守護它,而非占有它,這是你的責任。”
鐘絕聖重重點頭:“師尊教誨,弟子謹記於心!絕不讓任何明教弟子觸碰《九陰真經》,鐘絕聖在此立誓!”
龍雲欣慰地點了點頭,最後看了一眼這經營了四十年的光明頂,眼中再無留戀。他脫下象征教主尊位的黑袍,換上一身素淨的青衫,宛如當年離開雲霧山莊時的那個劍童,飄然下山,再無回頭。
人群之中,赤靈狐王臉上帶著與往常無異的、略顯邪氣的笑容,向著新教主鐘絕聖表示著恭順與祝賀。唯有在他目光低垂的瞬間,眼底深處那一閃而逝的陰毒與不甘,才泄露了他內心的滔天巨浪。師尊最終的選擇,像一根刺,深深紮進了他的心裡。他自問功勞苦勞都不缺,智謀武功皆屬頂尖,為何教主之位偏偏落入了那隻知練刀的蠻子手中?就因為他更“正直”?更“像”一個教主?
龍雲離開了,光明頂似乎一切如常,在新教主鐘絕聖的統領下繼續運轉。
然而,就在龍雲離去後的某個深夜,一道鬼魅般的赤色身影,以那種冠絕天下的輕功,毫無聲息地避開了所有明哨暗卡,如同融入陰影的狐,悄然開啟了那扇玄鐵密室之門。
不久之後,這道身影又悄然離去,仿佛從未出現過。
直到一個多月後,負責定期入密室清掃查驗的忠心老教徒,才驚恐欲絕地發現——紫檀木匣空空如也!《九陰真經》不翼而飛!
消息迅速上報,震動了整個光明頂高層。鐘絕聖勃然大怒,下令徹查,然而現場沒有任何打鬥痕跡,沒有任何強行闖入的跡象,仿佛那經書是憑空蒸發了一般。查遍所有可能接觸密室的人,皆無線索。這件事成了明教一樁無頭公案,也讓新教主鐘絕聖的威望初次受到了無形的挑戰。
消息幾經周轉,終於傳到了已回到秋浦河畔、雲霧山莊的龍雲耳中。
龍雲聞訊,眉頭緊鎖,立刻前往山莊深處的竹林精舍,向公子周易稟報。
竹舍內,茶香嫋嫋。周易靜坐於蒲團之上,聽完龍雲的彙報,臉上並無絲毫意外或憤怒的神色,反而輕輕一笑,那笑容中帶著一種看透世事的淡然,甚至還有一絲了然。
“《九陰真經》失竊了?”周易語氣平淡,仿佛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知道了。”
龍雲見狀,心中疑惑更深:“公子,此事絕非尋常,那密室守衛森嚴,除非是…”他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卻不願相信。
周易抬手,止住了他的話頭。他目光似乎穿透了竹舍,望向了冥冥之中無形的天道軌跡。
“雲兒,你無需深究,也不必懊惱。”周易淡淡道,“世間萬物,皆有其運行規律。有些東西,注定不會永遠被埋藏。它之出世,或許正應了某種定數。強留,反而不美。”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推演天機後的明悟:“如果我所料不差…這經書的現世,或許正預示著,一場圍繞著它的、席卷江湖的紛爭即將開啟。嗬,說不定,一場名為‘華山論劍’的好戲,就要拉開帷幕了。”
龍雲聞言,心中巨震。他雖不知“華山論劍”具體為何,但公子之言,從未有虛。他頓時明白,經書失竊並非簡單的偶然事件,其背後牽扯的,或許是連公子都覺得“有趣”的天道演變。
他躬身道:“雲兒明白了。隻是辜負了公子所托,未能守護好經書。”
周易微微一笑:“你已做得足夠好。明教之事已了,從此安心留在山莊吧。外麵的風風雨雨,自有其緣法,且看它如何演化便是。”
龍雲心中一定,所有牽掛與負擔至此真正放下,恭聲應道:“是,公子。”
他退出竹舍,心中感慨萬千。公子那超然物外的姿態,讓他深切體會到,與那浩瀚天道、宿命軌跡相比,個人的意願與教派的興衰,終究不過是長河中的一朵浪花。
喜歡逍遙傳人,我讓喬峰多活百年請大家收藏:()逍遙傳人,我讓喬峰多活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