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結巴的孩子在竹苗旁立了塊新竹牌,上麵刻著“竹滿堂的孩子們”。
牌上刻著好多小名字,有他的,有新學員的,有妹妹的,還有紮羊角辮的小姑娘的。
“等……等竹子長得比房……房子高,咱……咱再刻新名字,一……一直刻下去。”他摸著竹牌說。
紮羊角辮的小姑娘湊過來說:“我也要刻上我妹妹的名字,等她長大了來學編竹器。”
風穿過竹林,帶著新年的味道,竹牌上的名字被太陽照得亮亮的。
孩子知道,自己說話還是有點結巴,編的竹器也未必都那麼周正。
但隻要竹滿堂的竹子還在長,身邊的孩子們還在笑,手裡的竹條還能轉,這日子就差不了。
熱熱鬨鬨的,有說有笑的,把手藝傳下去,把日子過紅火。
竹牌上的名字一天天多起來,有剛會走路的娃娃,有拄著拐杖的老人,筆畫歪歪扭扭擠在一起,像一串長在竹上的糖葫蘆。
結巴的孩子每天早上都要去擦竹牌,用軟布蘸著清水,一下下抹掉露水和灰塵。
有天擦到“紮羊角辮的小姑娘”那行字,發現旁邊多了個更小的名字,是她剛出生的妹妹。
“誰……誰刻的?”他扭頭問院裡曬竹條的紮羊角辮小姑娘。
小姑娘正把竹條擺得整整齊齊,聞言回頭笑:“我爸刻的,說‘讓妹妹先占個位置,將來學編竹器不用排隊’。”
結巴的孩子摸著新刻的小字,指尖被竹刺紮了下,也沒像往常那樣咋呼,隻是咧著嘴笑。
開春的時候,竹滿堂來了個背著帆布包的年輕人,說在網上看了紀錄片,專程來學手藝。
“我在城裡做設計,總覺得圖紙上的線條少點活氣,想來看看真正的竹器是咋編出來的。”年輕人蹲在院裡看結巴的孩子編竹籃,眼睛亮得像裝了星星。
結巴的孩子把手裡的竹條遞給他:“先……先學繞基礎結,學不會彆……彆賴我教得糙。”
年輕人笨手笨腳地捏著竹條,半天沒繞明白,額頭上的汗把頭發都打濕了。
紮羊角辮的小姑娘端來涼茶:“彆急,我當初學了三天才學會,小師傅罵了我八回呢。”
年輕人被逗笑了,手反而穩了點,終於把結繞成了個歪歪扭扭的圈。
“成了!”他舉著圈給大家看,像舉著塊獎牌。
結巴的孩子點點頭:“比……比我第一回強。”
入夏的暴雨下了整整兩天,院裡的竹棚被風吹得吱呀響。
結巴的孩子披著雨衣守在棚下,把堆在角落的竹料往高處挪。
“彆……彆淋透了,受潮了編出來的竹器會發黴。”他嘴裡念叨著,腳下不小心踩滑,摔在竹料堆裡。
紮羊角辮的小姑娘舉著傘跑過來扶他:“逞啥強啊,竹料淋濕了能曬,你摔出個好歹咋辦?”
他從竹堆裡爬出來,抹了把臉上的雨水,咧開嘴笑:“沒事,竹料沒濕就行。”
雨停後,彩虹掛在院牆上,竹料上的水珠順著紋路往下淌,在地上積成小小的水窪。
年輕人舉著手機拍彩虹,突然喊:“快看!水珠裡有彩虹!”
喜歡鑒寶賭石王請大家收藏:()鑒寶賭石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