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領了就得編完,不能半途而廢。”他對著來領竹條的小學生認真說。
小學生仰著頭問:“編壞了咋辦?”
“壞了就拆了重編,”他從兜裡掏出個皺巴巴的紙團,打開是個編廢的竹圈,“我這有好多‘失敗品’,都是這麼練出來的。”
紮羊角辮的小姑娘把這些“失敗品”收集起來,拚成了個竹製的小屏風,擺在門口當裝飾:“你看,失敗品拚起來也好看,像幅抽象畫。”
有天來了個戴草帽的老爺爺,領了根最粗的竹條,說要編個竹躺椅。
“我年輕時候也編過,後來改做木匠了,手生得很。”老爺爺邊削竹條邊說。
結巴的孩子蹲在旁邊看,時不時插句:“竹條得削成棱形,躺上去才……才不硌腰。”
老爺爺笑著拍他肩膀:“你這小師傅懂的不少啊,比我當年強。”
躺椅編到一半,老爺爺沒來,結巴的孩子惦記了好幾天,最後拉著紮羊角辮的小姑娘找上門。
原來老爺爺腰扭了,正趴在炕上唉聲歎氣。
“我給您編完吧。”他把竹條往炕上一放,就盤腿坐下來編。
紮羊角辮的小姑娘給老爺爺端了碗熱湯:“您歇著,我們來就行。”
躺椅編好那天,老爺爺摸著光滑的竹麵,眼眶有點紅:“多少年沒躺過竹編的躺椅了,比沙發舒服多了。”
入夏的蟬鳴剛起,竹滿堂的竹器就堆成了小山。
年輕人設計的燈罩訂單排到了下個月,紮羊角辮的小姑娘編的蝴蝶結竹籃成了幼兒園的搶手貨,連老爺爺編了一半的躺椅,都有人出價想買。
結巴的孩子卻把最醜的那個竹圈掛在牆上,旁邊貼了張紙條:“這是第一百個失敗品,比第一個強點。”
有個穿西裝的人來談合作,說要批量生產他們的竹器,給的價錢很高。
“不行,”結巴的孩子搖搖頭,“一批量就糙了,得……得一個一個編,才有竹味兒。”
穿西裝的人勸他:“批量生產才能讓更多人用得上啊。”
“那也不行,”他指著院裡的竹子,“竹子長得慢,編得太快,就……就對不起它們了。”
穿西裝的人走後,年輕人笑著說:“你還挺倔,放著賺錢的機會不要。”
“賺錢有啥用,”他拿起根竹條,手指熟練地繞了個結,“編得好,人才會珍惜,才會想著學,手藝才……才丟不了。”
紮羊角辮的小姑娘正在給竹條澆水,聞言回頭笑:“他這是怕竹子白長了。”
秋天摘柿子的時候,竹滿堂的孩子們爬到樹上摘,結巴的孩子在樹下鋪竹編的墊子。
“扔下來吧!這墊子軟和,摔不壞。”他仰著頭喊。
柿子砸在竹墊上,彈了彈,滾到紮羊角辮的小姑娘腳邊。
喜歡鑒寶賭石王請大家收藏:()鑒寶賭石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