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的東西不光好,包裝也得有特色,”她係著繩結,“讓人一看就知道是竹滿堂的。”
跨年夜,竹滿堂的燈籠比往年更亮,新做的茶葉罐燈籠掛在最顯眼的地方,上麵的鎖扣閃著光。
城裡茶館的老板也來了,帶來了專櫃的設計圖,畫在竹製的卷軸上。
“你們看,這專櫃就用竹子搭,跟你們院裡的棚子似的,接地氣,”老板展開卷軸,“保證吸引人。”
結巴的孩子看著圖紙,眼睛發亮:“這……這好看,像……像竹滿堂搬到城裡去了。”
紮羊角辮的小姑娘端來新釀的桂花酒:“喝一杯,慶祝咱要進城開店了。”
學竹蜻蜓的姑娘舉起碗:“也祝咱的竹器,能讓更多人喜歡。”
老板喝了口酒,咂咂嘴:“這酒,比去年的更醇厚,有股子日子的甜味。”
新年第一天,仨人在新種的竹苗旁插了塊竹牌,上麵刻著“竹滿堂第九茬”,旁邊的小人兒旁邊,多了個小竹屋,像個小專櫃。
結巴的孩子摸著竹牌,突然笑了:“咱……咱也算把竹滿堂,種……種到城裡去了。”
紮羊角辮的小姑娘望著遠處的竹林:“不管到哪,根還在這兒,在這竹子裡,在這日子裡。”
學竹蜻蜓的姑娘撿起片竹葉,放在嘴邊吹,不成調,卻透著快活。
陽光穿過竹枝,在地上織出金閃閃的網,把仨人的影子纏在一起,像根越來越結實的竹繩。
這樣的日子,咋能不盼著明天呢?
開春的竹苗冒了新尖,嫩得能掐出水來。
結巴的孩子每天早上都去瞅,蹲在籬笆邊能看半個鐘頭。
“你看這葉芽,卷得像小舌頭,”他戳了戳葉片,“昨……昨天還沒這麼大呢。”
紮羊角辮的小姑娘拎著竹桶來澆水,笑著說:“比你小時候長得還快,那會兒你學編竹魚,三天才編出個歪尾巴。”
學竹蜻蜓的姑娘蹲在旁邊,把自己編的小竹哨掛在苗上,一吹“嘀嘀”響。
仨人聽著竹哨聲,看著竹苗晃,心裡都盼著它們快點長。
城裡專櫃要開張,仨人提前去踩點。
商場裡亮得晃眼,專櫃搭得跟圖紙上一樣,全是竹子拚的,看著就親切。
結巴的孩子摸著竹製的櫃台,手都不敢使勁:“這……這比咱院裡的棚子講究多了。”
紮羊角辮的小姑娘把樣品擺上去,茶葉罐、竹籃、小木馬,擺得整整齊齊。
“你看這燈光一打,竹器上的花紋都顯出來了,”她拍了張照片,“發給李奶奶看看。”
學竹蜻蜓的姑娘數著竹器:“可彆少了,老板說第一天來的都是貴客。”
開張那天,仨人起得比雞早,天不亮就往城裡趕。
結巴的孩子揣著竹刀,說萬一有竹器磕了碰了,能當場修。
紮羊角辮的小姑娘帶了袋桂花,撒在專櫃角落,香得人直回頭。
學竹蜻蜓的姑娘穿了件新衣裳,是她媽給做的,藍布上繡著小竹子。
專櫃前很快圍了人,有個老太太拿起竹茶葉罐,翻來覆去地看:“這手藝真地道,跟我年輕時候見的一樣。”
結巴的孩子趕緊說:“是……是咱一點點編的,不……不用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