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宿主成功緝殺一名天選者,張谘伏誅。】
【功績錄入,獎勵《易筋經》秘籍!】
無機質的聲音在劉俊腦中冰冷回蕩。
與此同時,劉俊的胸甲內側倏地一沉,似有無形之物壓上肋骨!
他探手入懷,一卷奇物已在掌中——
觸感如玄冰刺骨,其質沉厚異常,其上‘易筋經’三個篆字清晰可見。
劉俊緊盯卷軸上篆字,心頭劇震:
“緝異係統沉寂大半載,此刻終見回報!”
穿越來首得獎勵,狂喜刹那壓過連日征塵。
次日曙色微明,王猛率數百魯陽守城隊,押著近四千南陽俘虜抵達宛城。
隊伍核心,被精兵單獨看押的甘寧格外醒目。
他雖雙手反縛,衣衫帶血,卻身姿筆挺,頭顱高昂,毫無敗軍之將的頹喪。
一旁的張浩則麵如死灰。
巨大校場上,劉俊在諸將簇擁下肅然而立,氣氛肅殺。
劉俊上前,親自為甘寧解開浸透血汗的粗麻繩。
“興霸,明珠暗投,更墮為張谘逆黨爪牙,可曾想過一身本領蒙塵?”
甘寧臂膀一甩掙脫,怒目圓睜:
“劉俊!要殺便殺!甘某頭顱在此,忠義豈會動搖!”
“忠義?”
劉俊眼神陡然銳利如刀鋒,語如驚雷刺破其心,
“汝效忠之人,私鑄甲兵,魚肉桑梓,實為圖謀割據之巨寇!
此等逆賊,也配得上興霸的‘忠義’?!
將軍一身的本事,本當立於沙場正道,衛護黎庶,豈能為虎作倀!”
甘寧腦中轟響,張谘惡行鐵證如山,自己奉為圭臬的忠義瞬間崩塌。
他麵色驟白,身軀微晃,狂怒眼神化為死灰。
劉俊抓住時機,聲音轉沉,灼灼目光飽含期許:
“天下洶洶,大江湯湯!興霸,這才是蛟龍破浪之地!
入某麾下,領水軍一部,長江縱橫,隨某匡正靖亂!男兒壯誌,正當其時!”
甘寧身體僵硬,如同被釘在原地。
甘寧胸膛起伏,死死盯住劉俊坦蕩雙目,卻根本看不出一絲虛偽。
片刻寂靜後,他一聲悶吼,單膝轟然跪地,聲震校場:
甘寧願降!此生此刀,但憑大人驅策!
“善!”
劉俊大喜,急步上前攙扶道,“吾得興霸,真如猛虎添翼!何愁大業不成!”
遂命左右引甘寧去後帳歇息用藥,更衣沐浴。
片刻後,劉俊轉向押跪於地的張浩。
觀其雖乃敗囚,麵色蒼白,然腰杆挺拔,目光猶存剛毅。
劉俊暗歎:此人倒也有幾分骨氣。
遂溫言道:“張浩,爾叔父張谘不明天時,逆勢而為,已於太守府伏法。
汝年富力強,亦知忠義,何不歸順朝廷,共扶漢室?某必保汝不失榮華之位。”
張浩聞叔父死訊,如遭雷殛,雙目儘赤,厲聲泣號:
“叔父!”
旋即昂首直視劉俊,悲憤填膺:
“劉俊!休得惺惺作態!某與叔父情逾骨肉,今叔父斃於汝手,此仇不共戴天!
浩生為張氏之人,死為張氏之鬼,豈肯屈節事仇?!
汝縱有高官厚祿,在某眼中,不過糞土!他日得勢,必斬汝首,血祭叔父泉台!”
言畢,瞋目切齒,恨意滔天。
劉俊見狀,知此人剛直重情,心如鐵石,萬難歸化。
再三好言開解,張浩隻是閉目咬牙,口吐恨聲,堅拒到底。
劉俊感其忠義,亦懼其日後為患,遂長歎一聲:
“卿真義士也!然……留汝不得。
成全汝忠烈之名,亦保三軍之安!”
遂揮手令刀斧手推出。
張浩被押至刑場,神色凜然,毫無懼色。
臨死前,他南向張谘殞命處望了一眼,慷慨言道:
“叔父!侄兒隨侍黃泉來了!”
言罷引頸就刃,血濺刑場。
在場軍士見之,無不嗟歎。
正是:
骨鯁不隨流水去,寧為叔死報恩仇!
…………
洛陽皇宮·嘉德殿內
晨光斜穿雕花木窗,將金磚地麵割裂成片片光影。
大殿龍椅上,皇帝劉宏斜倚著,麵色透著幾分病態的蒼白和不耐。
階下,十常侍之首張讓與趙忠躬身上前,手中奏牘似有千斤之重。
“陛下,”
張讓聲音細柔卻清晰地穿透殿閣的沉靜,“魯陽令劉俊八百裡加急密奏,並荊州刺史王睿彈劾文書,同至。
皆言……張谘於宛城私鑄兵器,廣募悍卒,公然屠戮魯陽,行同謀逆!”
趙忠高舉奏牘疾呼:“鐵證在此,伏惟聖裁!”
卷軸滾落禦案的悶響刺破殿中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