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黃巾既平,有功將士不可不賞!
臣已命人整理此次平亂功臣名錄及功績,請陛下聖裁,以酬其勞,激勵天下忠勇之士!”
劉宏抬手示意:“愛卿且奏來。”
何進展開一卷帛書,朗聲宣讀,聲音在殿內回蕩:
“南陽太守劉俊,獻策聯軍,督造利器,親破巨鹿,擒殺張寶,居功至偉!
北平太守公孫瓚光複幽州、並州,功績顯赫。
北海太守孔融清剿青州叛賊,戰功顯著。
騎都尉曹操,征戰兗州,西擊巨鹿,戰功赫赫!
其餘如劉備、丁原、朱儁等,或衝鋒陷陣,或守土安民,皆有大功於社稷!
此外,關羽勇奪鄴城,陣斬張梁;顏良、孫堅等亦奮勇殺敵,功勳卓著!”
他稍稍停頓,意味深長地補充道:
“此番大捷,亦賴陛下運籌帷幄,廟堂之上調度有方,將士用命,方能使乾坤扭轉,逆氛蕩平。”
話裡話外,不忘暗示自己這個“大將軍”統籌全局的功勞。
念罷,何進合上帛書,躬身問道:
“以上諸臣之功,皆已核實。如何封賞,還請陛下示下。”
劉宏聽著這一長串名字和功績,心情越發舒暢,但聽到封賞,又不免想到國庫空虛。
他沉吟道:
“眾卿之功,朕已深知。然則賞賜之事,關乎國體,需慎重……諸位愛卿,可有建言?”
司徒袁隗率先開口,他身為世家代表,傾向於傳統的賞賜方式:
“陛下,老臣以為,賞功當以顯貴、厚祿為先。
可對劉俊、公孫瓚、曹操等首功之臣,大加封賞食邑,賜予關內侯乃至縣侯爵位。
並賞賜大量金銀錢帛,如此既可彰顯朝廷恩寵,亦可使其安心富貴,光耀門楣。”
他的提議得到了太仆黃琬、宗正劉虞等老成持重之臣的附和。
他們認為厚賞錢財爵位最為穩妥,既能酬功,又不至於讓地方勢力過於膨脹。
然而,以張讓為首的宦官集團卻另有打算。
張讓尖著嗓子道:
“陛下,袁司徒之言雖善,然賞賜過重,恐虛耗國庫。老奴以為,不如授予實職。
功勳卓著者,可召入朝中,委以九卿高位,侍奉陛下左右;
其餘人等,可任命為地方郡守,牧民一方,既酬其功,亦為陛下分憂。”
大司農曹嵩也立刻接口,強調國庫空虛,支持張讓以官職代替厚賞的建議。
雙方各執一詞,爭執不下。
龍椅上的劉宏聽得眉頭微皺,既覺得袁隗等人的建議體麵,又擔心國庫不堪重負;
覺得張讓之言節省,又恐外戚與宦官借機攬權。
就在此時,一直沉默的太常劉焉緩步出列,他聲音洪亮,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陛下,諸位同僚,竊以為司徒與張常侍之言,皆有其理,然亦各有不足。”
他環視眾人,不疾不徐地分析道:
“如今朝廷府庫空虛,若大行封賞,恐難以為繼。
而朝中九卿、地方郡守之缺有限,若儘數以官職酬功,則原有官吏何以安置?更恐引發新的紛爭。”
劉宏聞言,覺得切中要害,問道:
“依愛卿之見,該當如何?”
喜歡三國:開局結拜關羽,專刀天選者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結拜關羽,專刀天選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