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墨用手機打開美圓。
“選這家,老字號,評價好……陛下,咱們嘗嘗後世的北京烤鴨,和您那會兒應天的做法應該不大一樣。”
朱允炆坐在一旁,眼神裡混雜著好奇與緊張。
他看著周墨的手指在屏幕上飛舞,不過是幾句話的功夫,周墨便將那神器放下。
“好了,下單成功,等會兒就有人送來了。”
“這……這就成了?”朱允炆難以理解,“千裡之外,傳音即可訂餐?”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周墨笑著解釋,“咱們等著就行。”
等待的時間並不長,一陣清脆的門鈴聲響起,把朱允炆嚇得一個哆嗦。
周墨開了門,一個穿著亮黃服飾的年輕人提著一個大大的食盒,禮貌地遞了過來。
朱允炆躲在周墨身後,偷偷打量著那個送餐人。
竟真有人,能隔空聽令,將珍饈美味送上門來。
打開食盒後,一股肉香瞬間彌漫了整個客廳。
油光鋥亮、色澤棗紅的烤鴨被片成薄片,碼放整齊。
旁邊還有一碟翠綠的黃瓜條、潔白的蔥絲,以及一小碗色澤濃鬱的甜麵醬,和一疊疊薄如蟬翼的荷葉餅。
周墨拿起一張餅,親手示範。
“陛下,看,像這樣,先抹上醬,再放上幾片鴨肉,幾根蔥絲黃瓜,然後這麼一卷……”
他將卷好的鴨餅遞給朱允炆。
朱允炆接過,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
餅皮的軟韌,鴨肉的酥香,醬料的甜鹹,還有蔥、黃瓜的清爽,無數種滋味在口中瞬間炸開。
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周墨看著笑,“陛下,您親自試試。”
朱允炆自己動手卷了起來,動作雖然生疏,但吃相卻十分優雅。
“我……我朝應天的烤鴨,多為燜爐,皮肉汁水豐盈。”
“此鴨,皮更酥脆,肉有果木之香,各有千秋,各有千秋啊!”
飯後,朱允炆看著桌上的空盒,臉上有一絲不好意思。
周墨知道,要讓一個人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第一步,就是讓他吃好。
第二天,周墨便拉著朱允炆出了門。
“陛下,想融入這裡,第一步,得識字。”
兩人來到市裡7層的圖書大廈。
朱允炆一走進去,整個人都呆住了。
一排排高聳的書架,上麵密密麻麻地擺滿了書籍,紙張潔白,字跡清晰,封麵五顏六色。
這裡的藏書,比他整個皇宮裡的文淵閣還要多上千倍萬倍。
“這些……都是書?”他聲音發顫。
“都是。”周墨點頭,心中暗笑。
他帶著朱允炆上樓,走到少兒區……。
“來,《幼兒拚音入門》、《看圖識字三百個》、《一年級語文上冊》……再來幾本田字格練習冊和鉛筆。”
朱允炆看著周墨手裡那一疊幼稚的圖畫書,臉上有些發燙,但更多的是一種新奇。
書店的收銀員用一種古怪的眼神打量著這兩個大男人,尤其是在看到朱允炆那一頭用發帶束起的長發時。
周墨頂著壓力付了錢,麵上卻是一派鎮定自若。
民宿的客廳,成了臨時的教室。
周墨搖身一變,成了“周夫子”。
“陛下,咱們從頭學,這個念a,嘴巴張大……”
朱允炆學的極其認真。
他自幼受的便是天下最頂級的教育,一點即通。
他端坐在沙發上上,背脊挺得筆直,隻是握著鉛筆的姿勢,怎麼看怎麼彆扭,像是握著一支毛筆,懸著手腕,一筆一劃,力透紙背。
周墨教他寫“日”,他想了想,在田字格裡寫下了一個“曰”。
“不對不對,”周墨哭笑不得。
“日是太陽的日,中間是一橫。曰是子曰詩雲的曰,中間是短橫,不一樣的。”
他又指著“電”字。
朱允炆端詳了半天,小聲問:“此字……可是某種符文?瞧著有雷霆之勢。”
周墨憋著笑,在紙上畫了一個簡筆畫。
“您看,這是雲,雲裡打雷,一道閃電下來,就是這個電字。”
朱允炆鄭重地點了點頭,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用剛學會的歪歪扭扭的字,記下了“電,雷霆也”。
學習進度一日千裡。
他們在民宿呆了三天,這三天周墨一直在教他怎麼說大白話。
效果還不錯,朱允炆最起碼說話沒有那麼重的古人強調了。
第四天,周墨花了幾千塊錢,給朱允炆也買了一部手機。
“這……這神器太貴重了!”朱允炆連連擺手。
“不貴重,這是您在這裡生活的必需品。”
周墨把手機塞到他手裡,“我教您用。”
從解鎖,到觸摸滑動,朱允炆學得很快。
周墨點開了相機。
“您看這裡。”
屏幕上,清晰地映出了朱允炆自己的臉。
他嚇了一跳,手機差點脫手。
“彆怕,這叫拍照,能把人的樣子畫下來。”
朱允炆慢慢湊近,看著屏幕裡那個麵色蒼白、眼神裡還帶著怯懦的青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伸出手,輕輕觸摸屏幕上自己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