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墨的心臟砰砰直跳。
他知道,從這一刻起,一切都將不同了。
這不再是一場簡單的跨時空交流,而是一場跨越千年的競賽。
一場比誰更能治國安邦,比誰更能造福萬民的……內卷!
堂屋裡空了一大半,氣氛卻比剛才人滿為患時還要緊繃。
空氣裡彌漫著一股火藥味,是源自兩位開國帝王之間無形的對峙。
“周墨!”
趙匡胤和朱元璋幾乎是同時開口,又同時因為對方搶了話頭而互瞪了一眼。
趙匡胤先一步上前,他高大的身軀帶著一股軍人的壓迫感,手掌重重拍在桌上那幾頁關於火藥和煉鋼的資料上,震得桌上的可樂罐嗡嗡作響。
“朕不要聽這些!朕要的是能讓刀更利的鋼,能炸開城牆的火藥!現在,立刻!”
他的聲音不大,但每個字都像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帶著血腥氣。
燭影斧聲的陰影,讓他這位以仁厚著稱的君主,徹底撕下了溫和的麵具。
“放屁!”朱元璋一腳踹開擋路的椅子,唾沫星子都快噴到趙匡胤臉上。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你懂不懂?連肚子都填不飽,煉個屁的鋼!你的人連揮刀的力氣都沒有,給你神兵利器又有何用?”
他一把撥開趙匡胤的手,將那幾袋種子寶貝似的攬到自己跟前,那雙布滿血絲的眼睛死死盯著周墨。
“小周,你先給咱說說,這叫土豆的,還有那叫玉米、紅薯的,畝產萬斤,到底怎麼個種法?要什麼地?什麼時候下種?要伺候得多精貴?”
他問得又急又快,像個一輩子沒見過這麼多糧食的老農,生怕一眨眼,這神物就飛了。
周墨一個頭兩個大。
一邊是要弑弟的太祖,一邊是要喂飽天下的洪武帝,兩個都是惹不起的煞神。
他求助似的看向屋裡唯一還能保持鎮定的大佬。
嬴政靠在椅子上,手指有一下沒一下地敲著可樂罐,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樣。
他時間多著呢,上次放了幾千徭役就多了半小時,這次最起碼不得有兩三個小時,他不急。
等他們都走了,周墨可就隻屬於他一個人了。
“二位陛下,何必心急。”
一道清冷的女聲響起,不疾不徐,卻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武則天站起身,款步走到桌前。
她沒有去看那兩個劍拔弩張的男人,而是優雅地拿起一袋土豆種子。
“這強兵之法與富民之術,皆在這書冊與紙袋之上。可若連字都不識,豈非抱著金山討飯?”
她這話,讓趙匡胤和朱元璋都為之一窒。
武則天用纖長的手指點了點包裝袋上那幾個碩大的黑體字,嘴角噙著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看向兩人。
“不如,就從這土豆二字學起。能看懂這救萬民的字,才配去讀那殺人的書。”
一句話,四兩撥千斤。
她沒有偏袒任何一方,卻又同時點出了兩人的窘境。
想強兵?想富民?可以,先從掃盲開始。
朱元璋粗重的呼吸平複了些,他瞪著那包裝袋,上麵的方塊字他一個都不認識,這讓他感覺渾身難受。
趙匡胤眼中的殺氣也收斂了幾分,他知道這個女人說得對。
沒有周墨或者朱允炆在旁邊念,這些東西帶回去就是一堆廢紙。
周墨如蒙大赦,趕緊借坡下驢。
“則天女皇說的是!不如這樣,剩下的時間不多,我先教各位認識這幾種作物和包裝上的字,還有最基本的種植要點。時間雖短,但記住幾個關鍵的字和幾句話,回去總能用得上。”
“好!就這麼辦!”朱元璋立刻拍板,他已經等不及了。
劉徹也走了過來,對著武則天拱了拱手,眼神裡帶著一絲敬佩。
這位年輕的帝王,正在飛速地學習著,不僅是知識,還有權謀。
於是,堂屋裡出現了極其詭異的一幕。
秦始皇在旁邊閉目養神,周墨拿著一根筆,指著土豆包裝袋上的說明,充當起了臨時教師。
而他的學生,是秦始皇、漢武帝、宋太祖、明太祖、還有華國唯一的女皇帝。
縮在角落裡的朱允炆,則成了助教,時不時小聲地補充幾句。
“各位陛下請看,這個字,土,就是土地的土。”
周墨在紙上寫下一個大大的“土”字。
“這個,豆,豆子的豆。合起來,土豆。”
朱元璋伸長了脖子,嘴裡念念有詞。
“土……豆……嗯,這個土字俺認得,就是比俺們那會兒的寫法,少了個點。”
“陛下聖明。”
周墨擦了把汗,繼續指著下一行。
“高產,就是產量很高的意思。
耐旱,就是不太需要水也能活。”
“耐旱好!耐旱好啊!”朱元璋一拍大腿,眼睛放光。
“咱那淮西老家,十年九旱,這東西要是能種,得救活多少人!”
趙匡胤也湊了過來,他指著紅薯的包裝袋,問:“這個怎麼說?”
“這個念紅薯,也叫甘薯、地瓜。”
周墨解釋道,“它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挑地,山坡地、沙土地都能活,而且插根藤就能長。是所有作物裡,最容易活,見效最快的。”
朱允炆在旁邊小聲補充:“皇爺爺,這個最適合咱們大明,先拿回去救急!”
朱元璋重重地點了點頭,把“紅薯”兩個字和它的特性死死記在心裡。
武則天的學習能力顯然更強,她不僅在記字形,還在問更深層次的問題。
喜歡祖宗們,時代變了請大家收藏:()祖宗們,時代變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