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遊神案件過去兩個月後,一個不尋常的現象引起了數字刑事偵緝中心的注意。
“局長,您看看這個。”趙峰將一份報告放在沈銳桌上,“沿海多個漁村的天氣預報係統出現係統性誤差,誤差模式高度一致——都低估了台風強度和路徑偏移。”
沈銳皺眉翻閱報告:“技術故障?”
“最初我們也這麼認為,”趙峰調出數據可視化圖,“但誤差模式太一致了,像是某種定向乾擾。更奇怪的是,隻有傳統漁村的預報係統受影響,城市和港口係統完全正常。”
沈銳立即警覺:“針對性乾擾?查一下受影響區域的共同點。”
調查發現,所有受影響漁村都保留著古老的海洋天氣預報方法——觀察天象、海況和生物行為,並結合傳統曆法進行預測。許多老漁民甚至更信任這些“老祖宗的方法”。
“有人在係統性地破壞現代預報係統,”程雪分析,“迫使漁民依賴傳統方法。”
技術團隊追蹤天氣預報係統的異常,發現了一種新型的“數據蠕蟲”——專門針對氣象數據的惡意代碼,能夠微妙地修改預報結果而不觸發警報。
“極其精細的攻擊,”首席技術官感歎,“需要深厚的氣象學知識。”
通過反向工程,團隊發現蠕蟲代碼中隱藏著一個特殊標記——條抽象化的龍形圖案。
“賽博龍王。”沈銳想起閩南漁民中流傳的“龍王掌管風雨”的傳說,“有人在扮演數字時代的龍王。”
進一步調查發現,同時期多個漁村的傳統氣象觀測設備也遭到破壞——風速儀被校準、雨量計被乾擾、甚至民間觀天象的參考點被移動。
“不僅破壞現代係統,還在篡改傳統方法?”陳健疑惑,“這到底想乾什麼?”
沈銳沉思片刻:“製造混亂。當現代和傳統方法都不可靠時,人們會轉向什麼?”
答案很快出現:沿海地區開始流傳一個新的手機應用——“龍王的指引”,聲稱能通過“融合古今智慧”提供最準確的海洋天氣預報。
調查發現,該應用確實驚人準確——在官方預報出錯的情況下,它的預測反而更接近實際情況。
“他們在用實際數據證明自己的可靠性,”沈銳警覺,“培養用戶依賴。”
技術團隊破解應用後端,發現了令人不安的真相:應用不僅收集氣象數據,還在大量獲取用戶位置、航行計劃、漁船信息甚至漁業交易數據。
“目標不是天氣預報,”沈銳判斷,“是漁業數據和航行情報。”
更深入的分析發現,應用後台與某個境外海洋研究機構相連,該機構有軍事背景,長期研究中國海洋活動和漁業資源。
“海洋情報收集,”國家安全部門確認,“通過製造預報混亂,迫使漁民使用他們的應用,從而獲取寶貴海洋數據。”
警方立即行動,下架應用並逮捕開發團隊。但主謀再次逃脫,隻留下一條信息:“龍王歸海,後會有期。”
案件似乎告一段落,但沈銳覺得還有更深層次的目的。
一周後,新的異常出現:多個沿海地區的潮汐預報係統出現錯誤,誤差恰好與某種罕見的天文現象周期吻合。
“這個周期...”天文專家查看數據後震驚,“是古代‘龍王誕’的計算基準!有人在用天文數據作為加密密鑰!”
技術團隊根據這一線索,果然在潮汐數據中發現了隱藏信息——係列加密坐標,指向南海某些特定區域。
“他們在標記什麼?”海事部門疑惑。
沈銳調出這些區域的海圖:“都是傳統漁場和潛在資源區。他們在用這種方式傳遞情報!”
通過模擬古代潮汐推算方法,團隊破解了更多隱藏坐標,發現了一個驚人的模式:這些坐標正在標識出一條穿越爭議海域的“安全通道”。
“軍事用途!”海軍代表震驚,“在為特定航行路線做標記。”
國安部門立即啟動專項行動,一舉抓獲了多個沿海潛伏的情報小組,繳獲了大量利用傳統文化作為掩護的間諜設備。
在審訊中,一名嫌疑人透露:“最古老的往往最不被懷疑。我們研究了中國所有沿海地區的傳統文化和民俗,找到了最佳掩護方式。”
案件雖然成功破獲,但沈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傳統文化正在成為國家安全的新戰場。
他立即向中央提交報告,建議加強“文化安全”建設,防止傳統文化被利用危害國家安全。
基於這一理念,數字刑事偵緝中心成立了“文化安全實驗室”,專門研究傳統文化中的安全要素和防護措施。
實驗室的第一個項目是“傳統曆法安全編碼分析”,研究古代曆法中的數學智慧如何被現代加密技術借鑒或濫用。
在一次沿海漁村調研中,沈銳與一位老漁民交談。老人指著大海說:“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既是智慧,也可能是破綻。關鍵看誰在用,為什麼用。”
回程的車上,沈銳沉思著這句話。是的,傳統文化就像大海,既能哺育生命,也能隱藏暗流。
他的手機響起,是一條加密信息:“最深的密碼藏在最古老的文化中。你隻解開了第一層。——深海”
沈銳回複:“無論多深,光明終將抵達。”
他望向窗外,珠江口的海麵上,漁船點點,傳統與現代在這片古老的海域交織。
守護這片海,就是守護文化的源頭。而新的挑戰,正如海平麵下的暗流,永不停息。
喜歡西湖謎案請大家收藏:()西湖謎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