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百零五章詆毀
長安城。
仁安裡。這裡居住的都是天下的大戶,有從雒陽遷來的名門,有從地方上遷來的巨富。範陽盧氏、冀州甄氏、徐州糜氏、河東衛氏、河內司馬氏、扶風馬氏、弘農楊氏……各地的名門,似乎都在這裡有著房產,有著地盤。
從這裡出來進去的車輛,都是烏蓬油壁車,由高大的西涼馬拉著,走出一個氣派,走出一個威風。
在這裡,經常可以看到頸上帶著印授的官員互相拱著手問好,也經常可以看到打扮入時的伎女弄臣進進出出,有時還會有西域來的幻術師或昆侖奴出沒。
雖然說經過董卓的禍害,但是隨著董卓的倒下,長安戰事的平息,長安還是迅速的回複著元氣。
國舅董承就住在仁安裡。眼下,董承被封為執金吾,一躍而成為北軍的統領,天子麵前的紅人。而他眼下接見的這個人,是曹操的手下,此人名叫毛介。
“國舅大人,我家曹公久慕大人的風采,願傾心結交,特命在下獻上幾分薄禮--上品白壁50雙,上品東珠百顆,三尺高的彩珊瑚兩株,以表寸心。”
董承笑道:“唉呀呀,曹公太客氣了。不過,無功不受祿,不知曹公有什麼事讓董某效勞?”
毛介也不繞圈子,直接道:“我家大人想接任兗州刺史,想請大人美言幾句。”
董承笑著搖頭:“我明白他的意思,不過,事情很難辦呐,你知道,眼下天子最恨的,就是抵毀天子、另立朝堂的袁紹,眼下曹公在袁紹手下,讓承如何幫他分辯?”
毛介含笑道:“國舅大人應該知道,我家大人一心為國,從來不是哪一個人的手下,外麵一些謠言,不足為信。”
“天子雖幼,但心中極有主見,隻恐急切間天子這個彎轉不過來。”
“無妨,國舅大人自可緩緩開解陛下。我家主公也不會隻有這一次表示的。”
董承一笑:“好,我會經常向天子建言的。”
兩人說了一論閒話,毛介道:“國舅大人,介來長安,想要拜望諸位大人,不知道去劉琦劉中郎門上,要用怎樣的重禮才能得蒙晉見?”
董承一愣:“劉琦?他隻是一個中郎將,談什麼晉見之事?”
“啊?是這樣麼?奇怪了,關東士族無人不知,說那劉琦為董卓第二,依仗兵馬,上欺天下,下壓群臣,狂得不得了。原來這是謠傳,還好還好,我說呢,朝庭中人才濟濟,怎麼可能讓一個小兒占一席之地?”
董承正色道:“這是搖傳,先不說劉琦不可能是董卓第二,就說長安城內人才濟濟,豈是一個小兒所能妄測其深淺的地方。”
毛介道:“這就對了。若是長安當真讓一個小兒左右,那諸位大人麵上豈不是無光?董大人身為天子至親,又有主掌北軍,應該才是長安城最重要的大員才是。小小一個劉琦,從哪來的回哪去,若朝中讓這等小兒立足,隻怕四方豪傑,對長安諸公不免要輕視了。”
董承卻又搖頭道:“毛先生此言差矣,劉中郎雖然年幼,但胸懷錦繡,不能以等閒小兒視之。”
毛介道:“國舅大人,休怪毛某頂撞,毛某途中,所遇各郡守縣令諸位大人都認為,劉琦一個小兒,從各方麵說,都不應該主導政局。他是劉氏宗親,就應該知道避嫌,曆來宗氏領兵,都是大忌,劉虞若非領兵,怎麼可能被袁紹推立為主?前車之鑒,豈可不顧?再者,以大人所言,我家曹公與袁紹交好,但劉表卻更是袁紹故舊,其刺史之位,還是袁紹向朝庭爭取的,朝庭怎能不一視同人?”
董承聽著,並不答話,隻是微微的笑了。
毛介也再不多說,拱手離開了。
董承回身對家人道:“東西不錯,都收了吧。回頭我要入宮一趟,居然忘記了,劉表竟是袁紹的人,怪不得他敢於抗旨,讓劉琦另娶他人。”
與此同時,長安城中,流言四起。
“知道麼,大新聞啊,陛下封的那個襄陽公子劉琦……”
“怎麼?”好幾雙耳朵一起湊了上來。
“他原來是個花花公子。”
“這有什麼奇怪,哪家公子不花心的?”
“聽我說,彆人花心不奇怪,大不了欺負個民女,調戲個良家什麼的,可是這位,前些日子他不是被賜婚了麼?他居然抗旨不遵,在荊州另娶她人,置天子的旨意與蔡邕大人的麵子於不顧。這可就不同了,他調戲的是天子,欺負的是蔡家!天底下,這樣的人也就是獨一份了吧。”
“啊?還有這回事?來,說來聽聽……”
“是這麼這麼這麼回事……”
“啊,哦,嗯,還有這回事啊,真是想不到,想不到啊。”
說的人,聽的人,俱都是眉飛而色舞,神情誇張。
謠言沒有腳,但是它比有腳的任何東西都跑得更快。越是有名的人,越是有名的人的桃花新聞,傳得就越快,傳得就越有鼻子有眼,傳得就越邪。古往今來,無不如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兄,聽說劉公子在荊州另娶,不知可有此事?”
王粲手中的茶杯一下子就掉在地上,打成了粉碎。
“這不可能!”
“不可能麼?外麵傳得可是有鼻子有眼睛的,聽說女家是前太尉張溫大人的孫女,婁圭為媒,不日就將完婚了。”
王粲尖聲叫了起來:“胡說八道,誰傳的這謠言?我師弟豈是那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