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此時,卻聽一個未脫童聲的聲音清脆答道:“孔夫子可算聖人?”
眾人皆是一愣,轉頭看去,卻見仆人引著兩個童子前來。前麵一人十二三歲,後麵的五六歲。前麵這個童子生得俊美可喜,一雙大眼睛撲靈靈如黑寶石一樣,那雙未脫天真的眼睛裡,滿是智慧的光彩。站在眾人麵前,不驚,不忙,淡定自若,便是大人也及不上他。如果說小龐統縱橫捭闔,如流淌的江河,那麼他就是淡然獨立,傲視天下的高山。隻在那裡一站,似乎天地間所有的光彩都被他吸引了過去。不覺間,我的呼息就屏住了,不由自主的就從案後站了起來。
“子瑜賢弟,這兩位就是令弟麼?”
諸葛瑾向我施禮後答道:“正是舍弟,長者為諸葛亮,幼者為諸葛均。小亮小均,來見過了公子。”
諸葛亮和諸葛均一起向我施禮。
我心中不由得激動,向我施禮的,可是天下第一智者啊。
說起來好笑,我也曾與老狐狸賈詡戰場交鋒,正麵對決,坐在一起談論天下,賈詡的本事,絕不下於諸葛亮;我也與曾與當今天子對坐而飲,促膝而談,天子之威,亦不曾動我分毫;我也曾與荊州三老豪談闊論,那些人還是諸葛亮的老師輩;可是,這些人都沒有如這個十三歲的小小諸葛亮帶給我的觸動更大。
“免禮,免禮,小亮,來,坐到我的身邊來。”不由分說,我就把諸葛亮拉到了自己的身邊。
他隻是一個小小少年,論年紀,小龐統兩歲,小徐庶、石廣元、孟公威他們七八歲,他是憑了什麼讓這些人甘心雌伏,以他為尊的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諸葛亮也並不膽怯,被我拉著,卻從容自若,隨著我坐下。
我問道:“要酒還是要茶?”
諸葛亮道:“天下到處皆有酒,唯聞襄陽公子處有君子之茶,我要茶。”
我一笑,想不到諸葛亮也知道我的茶道了。於是親手拿過茶壺,為他滿上一杯。
那邊王粲問道:“那個小孩子,你說夫子可算聖人,是何緣故?”
諸葛亮卻不急著答,端起茶杯輕輕品了一口,道:“公子之茶,素淡寧靜,回味悠長,當真好茶。”
王粲豈是好脾氣的,聽諸葛亮不答,早是怒了:“無知小兒,汝自插話,如今不敢回答了麼?”
見王粲發怒,諸葛瑾連連勸解,王粲隻是不理。我誠心看小諸葛亮如何解答,所以隻是微笑不語。
諸葛亮卻不害怕王粲那張醜臉,把茶杯放下,緩緩站起,仰著小臉看王粲道:“這位醜哥哥,為何說在下是無知小兒呢?在下可是年滿十三歲了。”
王粲聽諸葛亮叫他醜哥哥,更是發怒:“十三歲,卻不是無知小兒,又是什麼?”
諸葛亮把手向北方一揖,道:“在下可是光和四年生人。”
眾人不明其意。王粲道:“光和四年生人,更是無知小兒。”
我心頭靈光一閃,心道,好個諸葛亮,真壞啊。
他那一揖不是因為彆的,當今天子,漢獻帝正是光和四年生人,今年十三歲,與諸葛亮同歲,王粲這下可難堪了。
我忙阻止道:“師兄,不可無禮,聖天子在上,光和四年生人者,多不凡之人也。”
王粲一下子明白過來,登時氣焰消了一大半,再說下去,怕就有大不敬之罪了,僅管心頭氣恨,卻拿這個小孩子一點辦法也沒有。
卻見諸葛亮一笑道:“在下問夫子是否聖人,自有所本。當年魯人燒積澤,天北風,火南倚,恐燒國。哀公自將眾趨救火者,左右無人,儘逐獸,而火不救。召問仲尼,仲尼曰:‘逐獸者樂而無罰,救火者苦而無賞,此火之所以不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賞救火者;儘賞之,則國不足以賞千人。請徒行罰。’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逐獸者,比入禁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
諸葛亮說的是孔夫子的一段故事,當年魯國人燒了積澤,偏偏天刮北風,火勢向南蔓延,眼看國境將受到波及。哀公鼓勵百姓參與救火,但百姓隻願意驅趕野獸,不願救火,哀公請教孔子。孔子說:“驅趕野獸任務輕鬆又不會受到責罰,救火不但辛苦危險,又沒有獎賞,所以沒有人願意救火。”哀公認為有理。孔子又說:“事情緊急來不及行賞,再說凡是參與救火的人都有賞,那麼國庫的錢賞不到一千人就光了。事到如今,隻好下令不救火者一律論罪。”於是哀公下令:“凡是不參與救火者,比照戰敗降敵之罪;隻驅趕野獸者,比照擅入禁區之罪。”命令還未遍及全國,積澤的大火已被撲滅了。
此語一出,眾人儘皆無聲。沒有人能說孔夫子不是聖人,沒有人能說孔夫子所施之法不是當時唯一的良法。
半響,王粲道:“夫子自是聖人,但當時大火,是特殊的例子,特殊情況,當特殊處置。”
隻見諸葛亮一笑,朗朗說道:“醜哥哥所言不差,在下以為,寬法嚴法,皆是善法,唯君子以心體之。秦以無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濟。漢季以來,文法羈縻,互相承奉,德政不舉,威刑不肅。君臣之道,漸以陵替;寵之以位,位極則賤,順之以恩,恩竭則慢。所以致弊,實由於此。若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榮恩並濟,上下有節。為治之要,於斯而著。”
堂上諸人,皆望著這個十三歲的小小孩童,一個個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諸人的爭論,在他幾句話就解決了,無論是寬是嚴,隻要因時而定,就是善法,良法。秦法過苛,所以高祖改之以寬,兩漢過寬,所以當改之以嚴。
王粲良久歎道:“後生可畏。”
小龐統卻久久注視著小諸葛亮,目光閃閃的,既有見到同類的興奮,又有想要一較身手的激動。
諸葛亮卻淡然一笑,轉身回到我的身旁,又複端起了茶杯。
我看著他那俊美的小臉,強裝大人卻未脫稚氣的神情,忽然間想起後人寫他的一幅聯來:“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諸葛亮,雖然才十三歲,已是一條成形欲飛的小龍了。
喜歡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