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特意去問了一下,這個東西是鎮上農機站的,屬於國家集體的,不屬於村的。
要用得跟鎮上去借,而且不是每個村都能用上,得輪著來。
麥子搶收的時候,哪個村兒要是能用上這個機器,那收割的速度就可快了,所以這種機器都是先緊著國營農場去用,農場的地畢竟是多上千畝呢,純靠人力也不那麼現實。
這個時候有一個專門的職業叫拖拉機手,就是可以開收割機和拖拉機這一類機械車的。
誰要是會開拖拉機,那都是非常光榮的一件事兒,在這會兒屬於技術崗位。
芳芳看著這破拖拉機,尋思開這東西還用學嗎?
她記得上初中那會兒,家裡頭買的拖拉機,自己那親媽根本就沒學。
拖拉機搖把插上,隨便搖起來,上去就能跑。
她知道,這純純屬於信息壁壘的問題。
或者該叫做技術壁壘,其實很簡單的一件事情,隻不過是沒見識而已。
不過這些東西都跟她沒有關係,因為她不是村裡的人,沒有地,也不用去參加農業集體活動。
她不用去收麥子,不過她跟大妞兒還有陳大娘參與了一項活動,就是去收割完的地裡撿麥穗。
割完了麥子的地裡,會掉不少的麥穗。
大集體的地,社員們乾活兒雖然正常出工,但是總有偷懶的人。
他們乾起活兒來不是那麼的利索,這就導致地裡頭有很多的麥子掉的太多了。
其實這一點芳芳也能理解,不是自己的糧食浪費起來肯定不心疼,而且好些人是故意浪費的,就是為了讓老人孩子的去撿麥穗。
因為按照常理去,隻要收割完的地裡剩下的麥子,那就是誰都可以去撿,撿完了可以拿回家。
這些都是糧食,拿回家都是自己的。
如果這是自己自留地裡的麥子,你放心,一粒麥子都不會掉出來。
芳芳隻能說這就是人性。
人性不人性的,她這會兒管不上,她正跟著老太太他們在臨近鐵路邊兒上的一塊麥子地裡邊兒撿麥子。
撿麥子這個活兒芳芳小時候就乾過,雖然乾的不多,但是她也知道割完麥子的麥地裡頭麥茬是會紮腳的。
而且地裡頭會有很多的麥芒。
麥芒這個東西紮到人身上是會引起人過敏的。
據她了解,大部分的人對麥芒都過敏,被紮後,身上會起密密麻麻的小小疙瘩,又癢又疼。
刺撓的很,撓一下又癢又疼的,為了撿麥子,她就得做好全副武裝。
“大妞兒,你會縫口袋不?”
芳芳這個人你讓她吃行,讓她玩兒行,但是針線這個活兒她真的是做不來。
縫個衣服,縫個被子的,那針腳大的都都能漏出去。
自己折騰了半天,給指頭上紮了三個窟窿眼兒,完了這個布袋子縫的也不像樣兒。
“我看看你想縫個什麼樣的?”
芳芳把自己手裡的圍裙遞給她,“就這個。”
她一邊比劃著一邊兒跟大妞兒解釋,“我想著把這個東西折上來,然後這兩邊兒給它縫好了,到時候這就是個兜兜。
麥穗兒我就直接往這個兜裡放,這個兜兒滿了,我就把它放到袋子裡頭去,這樣的話呢我就不用提著籃子往前走了,籃子太沉了。”
喜歡七零年代生存日誌請大家收藏:()七零年代生存日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