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人看著他倆,有人搭話了。
“你們是一起的啊?”
芳芳探著頭看著邊上那個男人。
這人長得還挺帥。
真的,比起她見過的那些人,這個真的算是不錯的,五官端正,鼻子是鼻子,眼是眼。
有那麼點國字臉,雙眼皮,鼻梁高挺,皮膚不算白,有點黑,但是皮膚狀態還不錯,看著清爽,不油膩。
“對。”
芳芳這人主打一個不能讓話掉地上。人家都問了,她隨口就接上了。
“我倆一起的。”
“我們幾個都是一起的。”對麵剪著革命頭的女生主動的介紹。
“我們這幾個,還有他,都是一起的。”
芳芳順著她的介紹,看了看,然後點了點頭。
這幾個人看出來了,感覺上過了一段時間的苦日子。
不為彆的,就這個倆姑娘的臉,看著就是曬過,看著黃黃的,不是那種有光澤的樣子,而且短頭發的這個,臉上都長斑了。
雙馬尾的那個,雙手握在一起。
都說手是女人的第二張臉,她這第二張臉看著可不咋滴。
關節粗大,手指粗糙,雖然指甲修理的挺好,但是這手一看就是乾活的手。
“你們這是……出差?”
咋說呢,一般團體出行,不是學生研學就是出差。
她看著這些人,高考還沒恢複呢,這會兒估計沒有這麼多大學生集體出行。
不然就是下鄉的知青。
當然,最有可能的就是知青了。
上車那會兒,聽他們的對話,應該都是一個地方來的。
“不是,我們是知青,回城的知青。”
哦,還真是。
“你們這就回城啊?”
“你也是知青啊?”這要是知青,那都是自己人。
“我不是,但是我們那也有知青,我這不是好奇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革命頭的女孩子給她解釋政策。
“以前我們想回城都沒有辦法,這不是有政策了嗎?
前幾年倒也有回城的機會,但是知青回城的條件卡的特彆緊,今年政策放寬了。
你不是知青可能不關注這個,現在國家通過多種渠道推動知青回城,主要包括招工、招生、征兵也就我們說的三招,除了這個,還有病退、困退、頂職等方式。”
哦,看來城裡還是需要文化人回去乾活的啊。
“你們這幾個人都是回城啊?”
“是,我們幾個都是招工招兵和頂職回城。”
招工招兵她理解,這這個頂職?
是她理解的那個意思嗎?
“你說的這個頂職,是代替家裡人的工作嗎?”
“對,我就是頂職。我家裡頭我哥嫂都有工作了,我娘身體不行,這個崗位我不會去頂職,就成彆人的了。”
其實根本不是她娘身體不行的事兒,就是提前退下來,換她回去。
上回回去探親,她嫂子看著她這個樣子,心疼的不行。
大哥比她大十歲,嫂子比她大了六歲,她回去跟嫂子站一起,她比嫂子看著還顯老。
那會兒嫂子就很家裡人說,得想法讓她回城,不然在鄉下,什麼都耽誤了。
她來之前,嫂子跟娘就囑咐她,讓她在鄉下彆找對象,真找了對象,一輩子都回不去。
她聽進去了。
真是嫂子說的這樣,她沒結婚還能回來,他們一起的另一個不聽話,嫁了村裡人生了孩子,回城的申請就沒批。
喜歡七零年代生存日誌請大家收藏:()七零年代生存日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