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江商布規_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4章 江商布規(2 / 2)

“徐三那小子更厲害,在南京聚寶門開的綢緞莊,竟能讓阮大铖的小妾親自上門訂料子。”

這些名字在鄭森耳邊響起時,像一串散落的珠子被線串了起來。

顧炎武,這位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此刻正用他的經世之才幫鄭氏規範商業稅目;

陳子龍,南明複社的領袖,在蘇州用他的人脈打通了漕運關節;

李寄,徐霞客的庶子,憑著對鹽業的熟稔,把淮安的鹽引生意做得滴水不漏;

還有徐三,那個在南京秦淮河畔混熟了的掮客,如今成了鄭氏打通官場關節的利器。

“徐三送來的信說,阮大铖想讓咱們給他的戲班做批蟒袍。”

洪旭翻到賬冊最後一頁。

“開價倒是高,就是要摻金線——那老東西,明知國庫空虛,還想著唱戲。”

鄭森忽然笑了,指尖在“金線蟒袍”四個字上畫了個圈:“給他做,但用銅絲鍍金。”

“告訴他,這是‘西洋新工藝’,比純金還亮。”

洪旭先是一愣,隨即拍著大腿笑起來。

他活了半輩子,還是頭回見有人把偷工減料說得如此體麵。

船過鄱陽湖口時,江風裡忽然混進了淡淡的硝煙味。

了望手在桅杆上高喊:“前麵有船隊!掛著‘左’字旗!”

哨船果然放緩了速度。

為首的將領對著虎頭令牌拱了拱手,高聲問:“可是鄭氏的商隊?”

“正是。”鄭森讓甘輝回話,“奉黃將軍令,往江西采買藥材。”

那將領顯然認得令牌,揮了揮手讓開航道。

擦肩而過時,鄭森瞥見他們船艙裡堆著的糙米袋,上麵印著“鄭氏票號”的字樣——想必是李寄在淮安兌給他們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些曾經跟著李自成打天下的農民,如今竟要靠他的票號換活命的糧食。

曆史的吊詭讓鄭森忽然有些恍惚。

“公子,左良玉的人也來問過棉布價格。”

洪旭忽然湊過來,聲音壓得很低,“說願意用銀子買,不要朝廷的欠據。”

鄭森望著漸漸遠去的哨船,那些士兵的臉上還帶著饑色,卻握著擦得發亮的刀。

他忽然想起史料裡大順軍“均田免賦”的口號,如今卻要為幾匹棉布折腰。

亂世裡,最不值錢的是口號,最值錢的是能換糧食的棉布和票號。

“給他們發價目表。”鄭森忽然道,“按市價算,但要現款交易——平戶銀、碎銀都行,就是不收欠據。”

洪旭點頭應下,轉身去賬房擬價目表。

鄭森望著艙裡那本厚厚的賬冊,忽然覺得這牛皮封麵沉甸甸的。

上麵記著的不僅是銀子和貨物,還有鬆江織工的日結工錢,淮安鹽丁的月錢,南京綢緞莊的流水。

這些數字背後,是一個個在亂世裡掙紮求生的人。

暮色降臨時,船隊駛入鄱陽湖。

兩岸的稻田裡,幾個農夫正趁著最後的天光插秧。

他們腰間掛著的鄭氏票號紙鈔,被汗水浸得有些發皺,卻比朝廷的銅錢更讓人踏實。

鄭森忽然想起李寄在《鹽法改良十二條》裡寫的:“商者,通有無,濟民生,非唯利是圖也。”

他摸出從澳門葡萄牙人那裡弄到的懷表看了看,齒輪還在精準地轉動。

在這個沙漏計時的時代,它像個沉默的旁觀者,記錄著江水流逝,也記錄著一群人試圖用棉布、商船和票號,在亂世的廢墟上重建秩序的努力。

洪旭這時又來稟報,說江北四鎮中的劉良佐派人來,想讓鄭氏船隊幫他運一批糧去徐州,願意付三成的運費。

鄭森望著鄱陽湖深處漸濃的夜色。

忽然想起曆史上劉良佐降清的結局。

但他還是點了點頭:“讓辛一根安排,按商隊規矩辦,簽文書,付定金,少一文錢都不裝船。”

在這亂世裡,他既要做賺錢的生意,也要守做生意的規矩。

喜歡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請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嫁給霍家三少爺 重生六零,千金囤貨隨軍兵王 錯位法則 黑洞小子傳奇之二虎蛙大戰吞天狼 逆天開局!我在遊戲裡歐瘋了!! 晚熟櫻桃 誘她情陷 帶狗修仙:從海島世界開始 陰律判:無間歸墟錄 詭庭從玩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