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得功沉默片刻,鐵鞭在掌心轉了半圈:“讓你的人過來。”
甘輝領命登船時,特意帶上了兩箱新鑄的平戶銀。
箱子打開的刹那,銀幣上的櫻花紋在陽光下泛著柔和的光。
黃得功麾下的士兵們忍不住咽了咽口水——這些銀子,足夠他們發半年軍餉。
“黃將軍!”
甘輝的聲音不卑不亢。
“我家公子說了,隻要將軍肯讓開航道,這批銀子便送與將軍充作軍餉。另外,江南織坊新出的棉布,願以成本價供應將軍麾下。”
黃得功的目光掃過銀箱,又落在甘輝身上:“回去告訴鄭森,黃某不是劉澤清,不吃他這套。”
他頓了頓,聲音低沉:“但我可以派個人去他船上,看看史閣部的檄文是不是真的。”
翁之琪自請前往,登船時特意檢查了鄭森的船艙。
案上果然放著史可法的勤王檄文,朱印鮮紅,墨跡未乾;
旁邊攤開的賬冊上,“揚州糧價”“清軍布防”等字樣密密麻麻,還夾著幾張鄭森親筆繪製的地形圖,上麵用紅筆標注著清軍的薄弱環節。
“這些鐵銃……”翁之琪的目光落在牆角的木箱上。
那些火銃的樣式比明軍裝備的更精巧,槍管上還刻著“鄭氏鐵坊”的字樣。
翁之琪猛地回頭,看見鄭森正用一塊絨布擦拭著望遠鏡:“你們真要去揚州?”
“史閣部傳檄勤王,我等身為大明臣子,豈能坐視?”
鄭森放下望遠鏡,鏡片裡映出黃得功旗艦的身影。
“將軍想必也收到消息了,多鐸帶的是八旗精銳,揚州一破,蕪湖便是前線。此時內鬥,豈不正中清狗下懷?”
翁之琪沉默了。
他想起昨日收到的塘報,說江北四鎮中,劉澤清已率軍南逃,劉良佐按兵不動。
若鄭森真能增援揚州,或許……
“我會如實稟報黃將軍。”
翁之琪轉身時,瞥見艙壁上掛著的一幅《江南商路圖》,圖上用不同顏色標注著棉布、鹽引、票號的分布,密密麻麻的商號像一張大網,將江南與江西連在了一起。
他忽然明白,這個年輕的泉州公子,或許真的在用另一種方式對抗亂世。
黃得功聽完回報,望著鄭森船隊裡那些夾雜著大順舊部的士兵,又看了看手中那份從南昌傳來的密報。
上麵說鄭森在江西開倉放糧。
他忽然想起這些日子,自己營裡的傷兵,正是靠鄭氏的金瘡藥才活下來的。
“讓他們過去。”
黃得功的鐵鞭重重砸在船板上。
“但告訴鄭森,若他敢在揚州耍花樣,我黃得功的鐵鞭,認得他的‘鄭’字旗!”
船隊緩緩駛過黃得功的防線時,鄭森看見黃得功的士兵正對著自己的火銃指指點點。
而馬進忠的騎兵已收起了武器,有幾個陝西兵甚至對著黃得功的船隊喊起了家鄉話。
他們中,有些人曾是黃得功的俘虜,如今卻成了“友軍”。
鄭森沒有回頭,隻是從懷裡掏出個油布包,裡麵是馮厚敦從嶽州發來的信,說又招了一股大順軍殘部。
遠處,揚州的方向,火光越來越亮了。
喜歡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請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