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金陵亂局_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4章 金陵亂局(1 / 2)

南京的黃梅雨纏纏綿綿,將聚寶門的朱漆泡得發漲,門軸轉動時發出腐朽的吱呀聲。

阮大铖的轎子在通濟門內的巷子裡踟躕,轎簾被風掀起一角,露出他那張布滿溝壑的臉。

此刻正用指尖摩挲著袖中那封密信,信紙邊緣被冷汗浸得發卷。

三天前,揚州傳來的消息讓他徹夜難眠。

那些從江北逃回來的難民說,清軍進城後挨家挨戶搜掠,連秦淮河畔的青樓女子都被鐵索捆著牽走,八十萬生靈化作焦土。

阮大铖打了個寒噤,轎內的檀香也驅不散那股仿佛從字縫裡滲出來的血腥氣。

停轎。

他忽然掀簾,目光落在巷尾那間掛著晉泰號幌子的綢緞莊。

夥計見他進來,忙不迭地往內堂引。

穿過堆著蜀錦的貨架,賬房先生正用算盤劈裡啪啦地打著,見阮大铖進來,指尖在南京北京的商路圖上敲了敲。

阮大人,劉將軍那邊回話了。

阮大铖的喉結滾了滾。

劉良佐,字明輔,山西大同人,江北四鎮之一,以悍勇聞名卻貪鄙成性。

此刻這位被弘光帝寄予厚望的勤王大將,卻早已通過晉商的渠道,將降書遞到了多鐸帳下。

他要什麼?阮大铖的聲音壓得像蚊子哼。

五千匹棉布,二十萬石糙米。

賬房先生撥著算珠。

劉將軍想給清營的貝勒們當見麵禮,還要魏國公府的那批絲綢。

阮大铖猛地拍案,硯台裡的墨汁濺在商路圖上,暈染出一團墨汙。

魏國公府!那可是徐達的後代,傳承二百六十年的南京第一勳貴,如今竟成了降將討好新主子的籌碼?

他忽然想起上個月去徐府赴宴,魏國公徐文爵的生母李氏還拉著他的手哭訴,說府裡的存糧隻夠撐到秋收。

原來那些糧,早就備好了給清軍當軍餉。

正怔忡間,門外傳來馬蹄聲。

劉良佐的親衛裹著一身雨水闖進來,腰間的佩刀還在滴水。

阮大人,劉將軍說,魏國公府的糧草怕是靠不住了。

怎麼回事?阮大铖心頭一緊。

淮安那邊傳來信,徐府藏在官倉的四十萬石糧,被個叫路振飛的官一把火燒了。

親衛從懷裡掏出塊焦黑的糧票,上麵二字已被燒得隻剩輪廓。

看倉庫的家丁怕被問罪,早卷著細軟跑了,現在徐府還蒙在鼓裡呢。

阮大铖癱坐在太師椅上,忽然覺得可笑。

這些傳承數百年的勳貴,家裡的糧倉被燒了竟渾然不覺,還在盤算著用糧食換個新爵位。

他想起鄭森在鎮江的票號,聽說那裡的賬房先生能把每枚銅板的去向算得清清楚楚,連碼頭力夫的工錢都分毫不差。

這般精細,倒比這些世代簪纓的世家更懂亂世生存的道理。

雨越下越大,打在魏國公府的琉璃瓦上劈啪作響。

徐文爵站在祖宗祠堂裡,看著供桌上那盞祖傳的羊脂玉燈,燈影裡映著他十八歲的臉。

這位崇禎十七年襲爵的年輕勳貴,指甲還留著養尊處優的圓潤,卻要在清軍壓境時,決定一個家族的存亡。

公子,揚州府的信使來了。管家的聲音帶著顫音,手裡捧著個錦盒。

徐文爵打開盒子,裡麵是三枚成色極佳的馬蹄銀,還有張字條。

清貝勒多鐸言,若獻南京,可保徐氏田宅不失。字跡是用朱砂寫的,紅得像血。

他忽然想起去年冬天,鄭森的人來府裡推銷棉布,那個叫李寄的書生說。


最新小说: 山裡那點破事 退圈後,我靠直播帶貨成了千億霸 醫毒贅婿之隱世高手 讓你當吸血鬼,沒讓你養成女皇啊 聖殿星魂 榨儘人間富貴血 九界吞噬者:淩雲破天 修仙嗎?社死那種 修者夜深行 【鳳臨墨庭】我的靈根是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