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北方局勢_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4章 北方局勢(1 / 2)

鄭森重新看向史可法的雕像,目光堅定如鐵,像是對史可法立誓,更像是對天下人宣告:“傳令下去,昭告天下——”

“洪承疇,本為大明重臣,卻貪生怕死、寡廉鮮恥,國難當頭屈膝降清,甘當異族走狗,是徹頭徹尾的漢奸!”

“降清後,他輔佐清廷劫掠漢人、殘害百姓,縱容博洛屠村擄民,手上沾滿我同胞鮮血,罪行罄竹難書!”

“如今揚州城破,他並非‘以死明誌’,而是畏罪自焚,妄圖以一死逃避天下人唾棄!”

“自今日起,洪承疇之名,列入‘貳臣傳’之首,明確定為‘漢奸’,永世不得翻案!”

“凡大夏境內,不許有人為他立碑,不許有人為他辯解,更不許有人稱他‘忠臣’!

要讓他遺臭萬年,被世世代代的漢人痛罵,成為天下降臣、漢奸敗類的千古反麵教材!”

“這不僅是給洪承疇的懲罰,更是給天下人的警示:

背棄民族、傷害百姓,縱是身居高位,縱是以死收場,也逃不過漢奸的罵名,逃不過永世的唾棄!”

施琅和陳永華齊聲應下,聲音鏗鏘有力。

他們深知陛下此舉的深意:不僅是要給洪承疇一個應有的漢奸罵名,更是要為天下人劃清忠奸的界限。

堅守民族氣節、護佑百姓者,方為忠,會被永遠銘記;背叛民族、殘害百姓者,便是奸,便是漢奸,必遭千古唾棄。

這正是大夏立足的根本,也是重建天下秩序的基石。

鄭森再次對著史可法的雕像躬身,這一次,語氣裡滿是堅定:“史公,您看,這天下的忠奸,晚輩替您辨清了!”

“往後,大夏的朝堂上,再不會有洪承疇這樣的漢奸立足之地,隻有堅守氣節、護著百姓的臣子!”

“那些背叛民族的漢奸,隻會像洪承疇一樣,永遠被釘在恥辱柱上,受天下人痛罵!而像您這樣護民守節的忠臣,會永遠被百姓記在心裡,代代傳頌!”

滁州通往淮安的官道上,馬蹄聲砸在凍土上,發出沉悶的“咚咚”響。

陳明遇勒住馬韁,胯下戰馬打著響鼻,噴出的白氣在冷空氣中凝成小水珠,沾在他的絡腮胡上,凍成細小的冰碴。

他抬手抹了把臉,掌心觸到一道舊疤——那是崇禎十七年,他在江陰率鄉勇抵抗清軍時,被刀劃的,如今每逢天冷,就隱隱作痛。

“將軍,前麵馬橋鎮,百姓說博洛昨天剛來過。”

斥候翻身下馬,膝蓋在地上磕出一聲悶響,聲音帶著哭腔。

“鎮東頭的張老漢,就因為護著糧缸,被博洛一刀劈在腦袋上,糧缸裡的米撒了一地,博洛還讓親兵用馬蹄踩……張老漢的孫兒才六歲,抱著爺爺的屍體哭,被博洛的人扔進河裡了!”

陳明遇的拳頭“哢噠”作響,指節泛白。

他想起自己的爹娘——當年清軍破江陰,爹娘為了護著他,被亂刀砍死,屍體就扔在自家院子裡,他是躲在柴房的夾層裡,才逃過一劫。

此刻斥候的話,像把生鏽的刀,狠狠剜著他的心。

“備馬!”

陳明遇猛地揮鞭,馬鞭抽在空氣中,發出清脆的響。

“讓王允成帶左路,王進才帶右路,咱們三路包抄,務必在博洛到淮安前攔住他!告訴弟兄們,這一戰,不是為了軍功,是為了給張老漢那六歲的孫兒報仇!”

身後的騎兵齊聲應和,聲音震得路邊的枯樹落下幾片殘葉。


最新小说: 牧羊人:活著再見 鐵血抗戰:我在抗聯殺瘋了 陛下,為何要造反? 天下最好的青梅竹馬 在修仙界苟命的我竟被魔尊盯上了 師父,你的徒弟是被通緝的血仙 鳳臨九天:神君他偏寵小星瀾 終末骸骨法典 仙子,這是老奴留給你肚子的禮物 帶娃部隊認親,絕嗣軍官被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