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播種、整地、插秧、施肥、灌水、除草除蟲、再到成熟,前前後後差不多近四個月,稻穀終於迎來了第一季豐收!
柳玉京擼起衣袖持鐮刀至院後,看著田中豐滿的稻穗,聞著那隱隱約約的稻花香,頓覺神清氣爽。
那種親手種下一顆顆種子,再到親手收割作物的成就感,難為外人所道。
攏共百餘株稻穀,即便分蘖了也有限的很。
隻片刻功夫,稻田裡的穗便被收割一空,隻是他並沒有連著秸稈都割,而是刻意留了一尺長短。
因為水稻這種作物其實是可以再生的,隻需第一茬收割時留個一尺長的高度,施肥培育,利用倒樁重新發苗長穗,過兩月即可再收一茬…
隻是再生稻的產量要少的多,而且還會占地耗肥,故而前世都是隻收一茬便翻地再耕了。
院後這巴掌大的一小塊地柳玉京也沒準備再用,自然是留著收二茬了…
此時。
柳玉京活像個老農,便是無意間丟在地上的一棵稻穗他都會像撿寶貝似的彎腰拾起。
收割完稻穗後,他又將其擺在院中晾曬,以備作種。
待忙完手頭之事他才看向一旁的荒山,暗自琢磨著:‘雨季將至,也該籌備屯田了。’
眼下這一季水稻秧苗攏共也就百餘株,可隨便種在院後一角,可下一季他粗算後少說也得一兩畝地才能種得下。
若是第二季所收稻穀再次做種,那等來年的第三季更是要翻百倍之多了。
不提前屯田如何能種得下?
屯田就需要整地,而整地可是個麻煩活,更彆提還是在荒山野嶺上整梯田了。
柳玉京沒有急著去荒山整地,而是收拾一番出門往溪伯家而去…
荒田無人耕,一耕有人爭。
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他得確認那荒山野嶺不是人家田地,才能談整地屯田……
溪伯家中。
祝浩川和祝氏一族的幾個兄弟齊聚溪伯家中,商議下半年劃出哪塊地農耕。
溪山部中的溪、洪兩個氏族多是獵戶,而祝氏一族除了要選出巫覡之外,多是農戶,負責種植一些黍米粟米之類的糧食。
如今正值年中,他們也剛收過一季糧食,自然得和部落首領商議下半年的規劃。
忽地,敲門聲響起。
溪伯打開院門,見是柳玉京來訪,頓時眼睛一亮:“喲,稀客,稀客呀!”
“折煞我也。”
柳玉京笑著拱拱手,用揶揄的口吻打趣道:“柳某都在這溪山部安家了,如何還能算得上是客?”
“嗬嗬哈哈哈,是我口拙。”
溪伯聞言開懷大笑,緊忙拉著他進門:“先生,你來的正好哇,你是有見識的山外人,快來給咱們出出主意。”
“哦?”
柳玉京聞言好奇的問道:“出何主意?”
“嗨呀。”
溪伯先是瞥了眼屋裡,隨即壓著嗓音為他解釋道:“這不年中了嘛,部裡的農戶都在我這商議著把哪塊地劃出來耕種。”
他說著臉上露出了幾分難色:“先生你也知道,咱們溪山部是個無甚產出的小部落,吃食這一塊隻能靠自給自足。”
“咱們溪山部能走到今日,全靠農戶獵戶們共濟互補,缺了誰都不行。”
“可是這農耕壞地呀…”
“你沒見著咱部落周邊已經好些荒山了嗎,那些山頭都是被壞掉的。”
“今年剛種過一季黍米,眼下又得劃出一塊地給部裡的農戶,可隔些年就壞座山頭也不是個事呀。”
“周邊荒山越來越多,我們獵戶想要打獵物就得去更遠的地方,這一來一去平添腳程不說,也絕了後輩的路不是?”
“……”
柳玉京聞言目有異色的點點頭,心中暗道一句:‘還真是巧了。’
“先生。”
溪伯見他麵色有異,壓著嗓音問道:“不知你們山外人是如何處理這一麻煩的?”
“山外?”
柳玉京聞言失笑,說道:“山外多平原,地多的種不完,而且……”
他語氣頓了頓,擺出一副諱莫如深之色的說道:“而且山外部族有屯田之法,少有種一塊地就壞一塊地的。”
“嗯?”
溪伯聞言瞪著眼睛看向他,滿臉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