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陽帶著兩位父親,一頭紮進山洞,著手解決潮濕這個隱形殺手。
他們調來防水塗料和卷材,
仔細地給內壁和地麵做了多層防水處理,保溫和隔音也都安排上,隔絕了岩壁深處滲出的陰冷濕氣,
確保這個地下堡壘不會變成損害健康的黴菌窩。
許父更是發揮了他的電工老本行,
指揮著在洞口附近一片日照充足又隱蔽的高地,
悄然鋪設開一排排深色的太陽能板。
布線、安裝控製器和蓄電池組的活兒既繁瑣又危險,全由他一手包辦。
這幾近無聲的能量收集係統,成了他們未來電力保障的重要一環。
最耗時費力的,是盤炕。
整整花了一周多時間,才將幾個臥室的土炕盤好並測試通過。
而煙道的鋪設更是充滿“創意”,
張父和許母反複勘察後,選中了幾座早已無主祭掃的舊墳。
他們悄悄在斑駁的墓碑下方掘開一個小小的進氣口,將排煙管道巧妙地引入,
出口則隱秘地通到墳塋天然的裂縫之中。
往後,即便炊煙嫋嫋,在這片荒墳地裡,也隻會被當成鬼火磷光或是孤魂野鬼的歎息,為這片地界再添幾分駭人色彩。
畢竟,中式恐怖的氛圍,是最好的天然偽裝。
他們兩個想著之前運輸的車轍什麼的也不好隱藏,索性趁著夜晚挑了個不遠處的地方挖了個土堆當做墳堆。
這樣即便有人發現車轍,又發現了什麼痕跡,也會以為是最近有人可能家裡遇到事情了,才會在荒郊野外立個新墳。
一般在荒野,亂葬崗立墳的都是家裡遇到橫事,又不能進祖墳的,沒人會過多管這個事,不吉利,這也能解釋運輸貨物留下的痕跡。)
隨著土炕升起第一縷帶著泥坯味道的暖意,山洞各個功能區算是初步建成,具備了最基本的生存條件。
張月伸出手,輕輕撫摸著溫暖的炕麵,
又抬眼看了看頭頂發出穩定白光的ed燈帶,
再望向深處那片孕育著生機的“農場”。
一股難以言喻的踏實感和巨大的成就感瞬間湧上心頭,衝散了連日來的疲憊與焦慮。
她回頭看向家人,許陽臉上是同樣的欣喜,幾位老人眼裡也充滿了希望的光。
“真好,總算像個家了!”
她輕聲說,像是在對所有人,又像是在對自己說,
剩下的,便是往這個骨架裡填充血肉,缺什麼,再慢慢添置。
許陽照著網上的教程,用磚和泥砌了兩個簡易但實用的灶台。
有灶有鍋,隻要米糧不斷,熱乎飯就有了著落。
他們並未將整個山洞都做防水。
在山洞最深處,他們特意留出了一片約四十平米的天然區域,這裡終年不見陽光,
恒定的低溫和較高的濕度構成了一個完美的天然菌床。
無論是培育平菇、香菇還是木耳、銀耳,這裡都是絕佳的場所。
近乎密閉的環境極大減少了雜菌和蟲害的風險,
即便生了蟲,撒上些草木灰就能抑製。
這是末世裡至關重要且能持續再生的食物來源。
許陽和張月立刻根據麵積向廠家訂購了大量菌種包:
平菇、黑木耳、香菇,這些品種產量高,從接種到采收僅需四周,一平米就能產出十幾公斤鮮菇。
剩餘的洞壁空間也沒浪費,
掛上了配備鋁製反射罩的ed燈帶,光效被提到最高,儘可能省著用寶貴的電力。
燈下,是他們規劃好的立體種植區,選擇了生長周期短、產量高的生菜、蘿卜和番茄。
二十天左右就能收獲一茬。
末世之下,沒有廢物。
甚至連人的尿液都是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