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的聲音冷了下來:
“行動準則製定了嗎?”
安全負責人朗聲開始報告:
“第一,對境內受蠱惑人員,以教育、疏導、心理乾預為主,體現組織關懷。”
“第二,對境內核心煽動者,證據確鑿者,依法從嚴、從快處理,形成震懾。”
“第三,對境外源頭,聯合國際尚有行動能力的夥伴,實施網絡反製與定點清除。”
“第四,加強正麵宣傳引導,各據點基層黨組織、誌願者、心理服務隊立刻行動起來,主動關心群眾思想動態,組織健康的文化體育活動,衝淡負麵情緒。”
“絕不允許這種毒害同胞的言論蔓延!”
首長點了點頭:
“批準。要像對付冰蟲一樣,堅決、徹底地清除這些思想上的病毒。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精神健康,同等重要。”
首長指示,“尤其要保護好青少年和情緒不穩定群體。”
“明白!”
“另外,”
安全負責人補充,
“關於冰蟲及變異生物的剿滅工作。大規模、成建製的蟲群活動已基本消失。”
“低溫對絕大多數變異生物是致命的。但零星的、小規模的、可能適應了極端低溫的新變種個體,仍在個彆區域有發現。”
“剿滅部隊仍在持續進行清理和監測工作,不敢有絲毫鬆懈。目前判斷,其已無法形成全局性威脅。”
“不能掉以輕心。建立長效監測機製,定期清掃。確保民眾出行和據點外圍安全。”
議題轉向科技攻關。
“關於‘曙光’氣溶膠疫苗解藥播撒計劃,”
醫藥領域的首席科學家開始彙報,
“實驗室階段,將特定疫苗或抗病毒藥物製成可在超低溫下保持活性的穩定氣溶膠微粒,技術上已初步突破。”
“但大規模環境播撒麵臨巨大難題。”
他調出模擬動畫:
“第一,擴散效率與均勻性。在近乎停滯的大氣環流下,如何確保藥物能有效覆蓋所有區域?尤其是通風不良的峽穀、地下空間入口、建築內部?”
“第二,劑量控製。過低的劑量無法形成有效免疫或治療,過高的劑量可能帶來未知副作用或環境殘留。”
“第三,成本與產能。現有技術路線下,生產足夠覆蓋全國的藥物氣溶膠,所需資源和時間都是天文數字。”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安全性。這種大規模環境乾預的長期生態和健康影響未經評估,存在不可預知風險。”
“所以,結論是?”
首長問。
“結論是,目前階段,‘曙光’計劃作為全域主要防治手段不可行。”
建議方向調整為:
一、作為物資點接種的補充手段,在確認安全的、人口高度密集的封閉或半封閉空間內進行小範圍、精確試點。
二、全力保障和優化現有物資點接種體係,提高接種效率和覆蓋率,這是最可靠、最安全的途徑。
三、繼續研究更高效、更安全的新型給藥方式。”
“同意。科學問題容不得半點馬虎。人民的健康必須建立在萬無一失的基礎上。”
首長肯定了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