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他便和張父研究起來了老生常談的通風問題。
“之前太依賴空調和山洞的天然縫隙,這場大雨算是把我澆明白了。”
許陽首先闡述了問題的嚴重性:
“空氣不流通,不僅住著悶,時間長了容易生病,而且萬一灶火燃燒不充分,還可能引發危險,咱們得儘快把通風搞定。”
張父對此深表讚同,他憑借多年的生活經驗補充道:
“現在咱們這,光靠那個老煙道出氣,還有門口的射擊孔,雖然現在能解決問題,但終究不保險。”
“還是得再找幾種方案才行啊………”
經過討論,方案很快確定下來。
核心思路是:開辟新的、更有效的低位進氣口,清理和優化高位出氣口,
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促使洞內空氣自然循環。
兩人多次勘察,開始尋找合適的開鑿點位。
進氣口需要設在靠近生活區但相對隱蔽、且處於風向優勢的位置;
出氣口則要檢查煙道是否有堵塞。
按照之前討論好的辦法,
許陽和張父先是在已經定好的位置開始新爐灶的搭建。
張月戴著手套將稻草用鍘刀鍘碎,再用鍬將泥土和水與稻草攪拌,張父則是開始壘灶。
許陽用錘子和鑿子在幾處岩層較薄、且有天然縫隙的地方進行開鑿。
作為新的進氣口位置,這裡背對常年的主導風向,能避免風雨直灌,又利於空氣緩慢滲入。
這項工作需要耐心和精準,既要保證開口大小,又要避免對山體結構造成不必要的震動。
幾個通風口被許陽開鑿出來,並在周圍做好防水工程,許陽的心才算落了地。
張父按照之前定好的,和許父合作,在煙道出口外部用鐵皮圍了個“擋雨簷”,有效防止雨水倒灌。
在許陽和許父張父的協作努力下,新的進氣口和優化後的出氣口均已完工。
新的爐灶也已經成功搭好,許陽直接大方的給索菲亞盤了土炕,反正也是要燒火,這兩次要不是索菲亞一家,他們不知道要麵臨多少危險。
新土灶潮濕,炕也潮濕,燃燒的煙霧也比平時多。
正好可以測試一下新的排氣口。
結果令人滿意,
可以看到,煙霧不再在洞內盤旋彌漫,而是被一股穩定的氣流牽引著,大部分順著主煙道被快速抽出,隻有極少部分在洞頂徘徊,並通過新的空氣對流慢慢消散。
山洞裡的空氣明顯變得清新流動,之前那種沉悶感一掃而空。
通風問題的成功解決,不僅提升了居住的舒適度,更消除了一個潛在的安全隱患。
許陽在他的小本子上,在“通風優化”一項後麵,鄭重地畫上了一個勾。
這塊許陽心裡的“大石頭”,終於可以放下了。
通風問題解決後,已經過去了大半日,
許陽將目光放在了後洞的洞口。
那處擴建開的洞口,雖然功能上滿足了通行需求,但邊緣仍是參差不齊的毛石斷麵,看上去簡陋且容易磕碰,揚塵也難以避免。
許陽和張父則先將洞口邊緣鬆動的碎石仔細敲掉,張月用水將石茬表麵衝洗乾淨,使其易於與水泥結合。
然後許陽和張父開始將調好的水泥砂漿,熟練地抹在粗糙的石壁上。
最後張父用“抹子”將表麵抹平,再添上一層水刮平以後,
原本“土土霍霍”、猶如山體傷疤的連接處,徹底變了模樣。
“爸,你還真彆說,這個水泥門洞看起來真不錯。”
“咱們這裡,終於又有家的樣子了!”
……………………
“滋——滋——滋”
……………………
就在這時,一直在角落安靜充電、屏幕久無動靜的舊收音機,突然毫無征兆地發出一陣強烈的電流乾擾噪音。
喜歡天災降臨:全家囤貨萬斤苟在山洞請大家收藏:()天災降臨:全家囤貨萬斤苟在山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