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沒有放棄。
他找來一塊舊的圓形磁鐵和一段銅絲,按照書上畫的示意圖,反複嘗試讓銅絲在磁鐵旁邊晃動,雖然微弱的電流根本無法點亮任何東西,但他至少明白了“動”能生“電”這個最樸素的道理。
然後,他把目光投向了後洞的地下河。
他不再隻是看著水流發呆,而是開始有目的地觀察。
他嘗試著把書上的原理和眼前的具體景象結合起來:如果在這裡築一道小水壩,是不是就能抬高水位,獲得“落差”?
如果用木頭做一個帶葉片的大輪子放在水流急的地方,是不是就能被水推著轉動?
輪子怎麼連著發電機呢?像自行車鏈子那樣?
問題一個接一個地冒出來,他的本子上畫滿了各種歪歪扭扭的草圖,旁邊標注著隻有他自己能看懂的符號和問號。
張月最先察覺到了兒子的異常。
她發現振振安靜待著的時間變長了,常常對著一本書或一個本子出神,手指頭還無意識地在桌上比劃著。
她有一次悄悄走過去,看到本子上畫著奇怪的圈圈和箭頭,旁邊寫著“水”、“輪子”、“電”等字樣。
直到一天晚上,許振振終於忍不住,指著書上水電站的圖片,問了許陽一個關於齒輪傳動比例的問題,
問題雖然稚嫩,但指向性非常明確。
許陽心裡都要樂開花了。
他這個兒子什麼都好,就是不學習,
從小到大都這樣。
也不知道孩子是開竅了還是突然知道學習了。
他震驚的問:“振振,你怎麼突然對這個感興趣了?”
許振振抬起頭,眼神裡沒有了平日的跳脫,而是帶著一種與年齡不符的認真和憂慮:
“爸,咱們的柴油機,老是響,書裡說,水一直流,能產生能量,咱們後洞的河,不用就浪費了。我就是……想試試怎麼才能水力發電。”
“要是能成功,就不用依賴柴油發電機。”
許陽點了點頭:
“兒子,知道學習是好事,但飯要一口一口吃,你慢慢看,哪裡不懂的可以問爸爸,要是咱們都不懂,可以一起研究。”
“你有這份恒心,做什麼都會成功的”。
許陽半鼓勵半忽悠的對許振振說道。
喜歡天災降臨:全家囤貨萬斤苟在山洞請大家收藏:()天災降臨:全家囤貨萬斤苟在山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