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裡麵閃著金屬光澤的全新設備時,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氣。
氣相色譜儀、小型反應釜、離心機…很多設備他們隻在教科書上見過。
張勤走上前,輕撫著嶄新反應釜冰冷的金屬外殼。
就是這裡了。
她轉身麵對一張張年輕激動的臉:“從今天起,忘記你們是高中生。我們隻有一個身份——改變世界的研究員。”
“第一個目標——合成氨新工藝突破。”
她在白板上寫下一行字:“煤粉水漿化,加壓純氧氣化。”
這是她前世記憶裡九十年代才成熟的技術路線。用廉價煤炭替代昂貴天然氣,成本能斷崖式下降。
“這是什麼鬼?”呂為民滿臉不解。
“未來的方向。”張勤沒多解釋,“趙亞男,你負責數據整理,所有實驗記錄必須雙備份。呂為民,你負責計算,能耗轉化率精確到小數點後四位。李向陽,後勤協調,保證所有人狀態在線。”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式打響。
接下來的日子,所有人都瘋了。
白天上課,晚上搞研究。實驗室24小時燈火通明。
張勤像台永不疲倦的超級計算機,不斷調取腦海中超越時代的技術細節:
“廢氣裡的二氧化硫必須回收!用石灰石膏法,石膏還能賣錢!”
“磷肥尾氣不能直排!搞二級吸收塔回收氟矽酸,這是冰晶石原料!”
“尿素廢水濃度太高!建深度水解裝置,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循環利用!”
一個個匪夷所思卻邏輯嚴密的設計從她口中說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向陽他們已經麻木了,不再問為什麼,隻是像精密零件一樣瘋狂執行張勤的每個指令。
從理論推演到模擬實驗,再到參數優化。
每一步都異常順利,順利到讓人覺得不真實。
仿佛他們不是在搞科研,而是按照標準答案在抄作業。
————————
兩個月後,實驗室裡。
周正帶著幾位京市老專家再次站在這裡。
他們看著正在穩定運行的小型合成氨反應裝置,看著儀表盤上跳動的鮮紅數字,表情從嚴肅到震驚,再到完全呆滯。
“這不可能…”化工部劉專家聲音顫抖,“能耗比我們理論最優值還低22?”
“轉化率穩定在17…”中科院王院士死死盯著數字,“我們最好記錄隻有12!”
呂為民推推眼鏡,遞上厚厚報告:“各位專家,這是我們兩個月的最終成果。煤粉漿化純氧氣化工藝,催化劑配方優化了300多次。我們認為,這套工藝已具備工業化放大的可行性。”
實驗室安靜得可怕。
周正接過報告,手抖得像秋風中的落葉。翻開一頁,看著密密麻麻卻無比清晰的數據圖表,眼眶瞬間紅了。
突然——
“嗚…”
一聲壓抑的哭聲響起。
是年紀最大的王院士。
這位在化工領域奮鬥一輩子的老人,此刻像個孩子一樣捂著臉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騙子!都是騙子!蘇聯那幫王八蛋給我們的數據從一開始就是錯的!是陷阱!”
老人的哭聲像重錘,砸在每個京市專家心上。
為了那份所謂“兄弟援助”的錯誤數據,他們在實驗室裡走了無數彎路,浪費了整整五年!
耗費了天文數字的經費!
現在,一群平均年齡不到17歲的孩子,隻用兩個月,就用最直接的方式證明——他們過去五年全是笑話!
周正眼淚也流下來。
轉身走到張勤麵前,拍拍她肩膀:“張勤同學!你知道你乾了什麼嗎?!”
“你們這群孩子,剛剛改寫了整個中國化工業的曆史!”
半小時後,實驗室門突然被推開。
一個身穿軍裝的中年男人大步走進來,臉色凝重:“周主任,京市來電話了。”
“陳老要親自過來,明天就到!”
喜歡國運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興邦請大家收藏:()國運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興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