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停頓了一下,看著所有人。
“我剛才一直在想,我們是不是都走進了死胡同。”
“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把‘雜質’當成敵人呢?”
“為什麼,不能利用它們呢?”
利用雜質?
王院士愣住了,搞化學一輩子,不就是為了提純嗎?
張勤沒理他,繼續說:“教科書講結晶分離,最下麵有一行附注。”
“‘某些特定雜質的存在,有時會顯著影響目標產物的結晶’。”
她抬起頭,直視王院士。“王教授,你還記不記得,第十七次實驗失敗後,你說那批原料裡混了大量的‘粗苯’?”
王院士的瞳孔縮了一下。
他想起來了。那次實驗數據尤其難看,產率低到冰點,他氣得差點砸了儀器。
“那不是雜質!”
張勤的聲音不大,卻很清楚。
“那是‘選擇劑’!”
“我們想在清水裡,把兩條長得一樣的魚分開,太難了。”
“可如果,我們往水裡撒一把魚食呢?一把隻有其中一種魚喜歡吃的魚食。它吃了變重,自己沉到水底,我們再去撈,是不是就簡單了?”
“這個‘粗苯’,還有我們嫌棄的其他東西,在特定的條件下,會不會就成了那把‘魚食’?”
“它隻和我們不想要的那個異構體反應,‘抱住’那個垃圾,讓它無法結晶。而我們真正想要的賴氨酸,就能順利析出!”
她放下粉筆,看著全場。
“我們,一直在用最複雜的方法,解決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問題。”
王院士呆在原地,嘴巴半張著,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他們耗費無數心血想要清除的“垃圾”,竟然才是鑰匙!
“快!回實驗室!”
王院士吼了一聲,轉身就往外跑,差點被門檻絆倒。
“把第十七次實驗的廢液找出來!快!分析成分!”
“查!馬上查那批‘粗苯’的來源!”
整個專家團隊跟著他,瘋了一樣衝出教室。
高一三班的學生們都看傻了。
燒掉三棟樓的難題,就這麼……被一句話解決了?
當天下午,實驗室裡傳出歡呼。
產率:15.7!
一個誰都不敢想的數字。
————————
三個月後。
賴氨酸的產率在磕磕絆絆中突破了30大關,但離工業化還有距離。
就在張勤帶著團隊繼續攻關時,周正和滿麵紅光的劉振華推開了實驗室的大門。
“孩子們!專家們!天大的好消息!”
劉振華的聲音洪亮,“張家莊的‘星火一號’化肥廠,第一批三十萬噸尿素,已經全部用在咱們省今年的秋收上了!”
他展開一張巨大的地圖,上麵用紅圈標注了幾十個鄉鎮。
“農業廳剛彙總的數據,所有用了咱們‘星火牌’化肥的試點區,糧食畝產,平均增產……百分之三十!”
百分之三十!
實驗室裡爆發出掌聲和歡呼。
劉振華等大家安靜下來,看著張勤。
“走吧,孩子們,去看看。”
“去親眼看看,你們種下的種子,到底長出了什麼樣的果實!”
喜歡國運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興邦請大家收藏:()國運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興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