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趙小軍的追蹤和異地審訊正在緊張部署中,技術團隊的物證再檢工作也並未停止。陸野要求對當年案發現場提取的所有物證,進行一遍地毯式的、更高精度的篩查,不放過任何一絲可能被忽略的線索。
案發現場提取的物證遠不止那枚“關鍵指紋”和鞋印。當年技術條件有限,很多微量物證或因價值不明,或因無法比對,被封存後便無人問津。
技術員們將塵封的證物袋再次打開,利用超淨工作台和最新設備,對每一片殘留的樹葉、每一粒泥沙、甚至是從死者指甲縫裡提取的微量殘留物進行了重新分析。
“野哥,這裡有個發現,有點奇怪。”一名年輕的技術員招呼陸野過去。
他指著顯微鏡連接的大屏幕,上麵顯示著一段極其細微的、幾乎看不清的纖維。“這是從死者王某右手小拇指指甲縫裡提取到的殘留物,當年記錄是‘疑似織物纖維’,但無法溯源,就沒深入追查。”
“現在能分析出什麼?”陸野問道。
“我們用了顯微紅外光譜分析,確定這是一種十年前比較常見的滌棉混紡麵料,多用於製作低端工裝或者勞保服。”技術員操作著電腦,“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在纖維上,發現了一小段極其模糊的、幾乎不可見的附著物…像是…某種乾涸的分泌物。”
“能提取dna嗎?”陸野立刻追問。
“量太少了,而且時間太久,降解嚴重。嘗試提取了幾次,都失敗了。”技術員搖搖頭,“但是,我們換了個思路,嘗試用蛋白組學的方法分析了一下,勉強檢測到了極微量的…皮脂蛋白特征。可惜,這點信息量,根本不夠進行個人識彆。”
希望似乎再次變得渺茫。這點微乎其微的特征,根本無法鎖定任何人。
然而,陸野並沒有放棄。“把這點蛋白特征數據錄入係統,設定一個極低的匹配閾值,在全國違法犯罪人員dna數據庫裡進行盲比!哪怕隻有億分之一的關聯度,也篩一遍!”
這是一個近乎徒勞的指令,如同大海撈針。但陳凱還是執行了。係統再次開動龐大的算力,開始進行這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幾個小時過去了,就在大家都以為不會有結果的時候,係統突然發出了一聲不同於往常的、輕微的提示音——這不是找到高匹配度的警報,而是發現了一個“潛在微弱關聯”的提示!
“有情況!”陳凱立刻點開提示。
屏幕上顯示的結果讓所有人都愣住了!
係統提示,該微量蛋白特征,與數據庫中一名正在本省北部某監獄服刑的罪犯——王鐵柱因搶劫罪入獄)——的dna樣本,存在極其微弱的、遠低於認定標準的相似性片段!
這種相似性,從科學上講,根本不足以作為證據,甚至可能隻是巧合。
“王鐵柱…”陸野看著這個名字和照片,一個四十多歲、麵貌凶狠的男人,“他的入獄時間?”
“他是五年前因搶劫罪被判刑入獄的,跟十年前的這個案子時間上不重合。”周婷查詢後回答。
似乎又是一條死胡同。一個五年前才因搶劫入獄的人,似乎和十年前的命案扯不上關係。
但陸野的直覺卻告訴他,這個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計的“關聯”,出現在死者指甲縫這麼關鍵的位置,絕不簡單。
“查這個王鐵柱!查他十年前的所有行蹤!查他有沒有來過本市!查他和死者王某、和張大海、趙小軍有沒有任何可能的交集!”陸野下達了指令,不願放過任何一絲可能性。
喜歡刑偵天梯請大家收藏:()刑偵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