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總心中了然。汪明珠這番話,看似彙報工作,實則是在關鍵時刻巧妙地替他說了好話,點出了他的優勢樣品質量好),又暗示了緊迫性廣交會催單)。這份不動聲色的助力,讓寶總對這位“小汪”的機敏和善意有了更深的認識。
初次接觸雖未達成實質合作,但汪明珠的“助攻”讓寶總在金科長心中留下了“樣品質量不錯”的印象,這已是寶貴的突破口。寶總沒有氣餒,他深知外貿這潭水深,需要耐心和契機。
機會很快來臨。為了爭取一個重要的歐洲客戶訂單,27號在金美林設宴款待客戶代表。負責這個項目的業務員正是汪明珠。對方派來的是一位傲慢的英國老頭和一位年輕精明的華裔助理。席間,英國老頭仗著自己是“上帝”,態度倨傲,不斷提出苛刻要求,還頻頻舉杯,用蹩腳的中文喊著“乾杯”,明顯是想灌醉汪明珠,在酒桌上占便宜,或者讓她在迷糊中做出讓步。
汪明珠酒量一般,幾杯高度白酒下肚,臉已通紅,眼神開始迷離,但仍在強撐著應付,努力保持清醒,維護公司的利益。坐在隔壁桌、恰巧也在金美林宴請其他客戶的寶總,將這一切看在眼裡。他看到汪明珠端著酒杯的手微微發抖,看到她在對方又一次舉杯時眼中閃過的為難和倔強。
“寶總,儂看那個小姑娘,要頂不住了。”坐在寶總旁邊的陶陶低聲說道,語氣帶著一絲不平。
寶總眼神微沉。他想起了茶水間裡那個無助哭泣的身影,想起了她幫自己在金科長麵前說的好話。這個“小汪”,有股不服輸的衝勁,但在這弱肉強食的商場上,光有衝勁還不夠。
就在英國老頭又一次舉杯,用命令式的口吻要求汪明珠“乾杯”時,寶總端著酒杯站了起來,臉上掛著得體的笑容,徑直走了過去。
“史密斯先生,您好!”寶總用流利的英語打招呼這是爺叔逼著他學的),聲音洪亮,瞬間吸引了全桌人的注意,“我是寶隆貿易的寶總,久仰史密斯先生大名。剛才在隔壁桌就聽聞您海量,正好我也喜歡喝兩杯,不如我來陪史密斯先生儘興?汪小姐是我們27號的後起之秀,業務能力一流,但酒量嘛,還是讓我們這些糙老爺們來替她分擔吧?”他話語間既捧了對方,又巧妙地替汪明珠解了圍,同時點明了自己的身份——一個同樣有實力、有資格上桌的商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英國老頭史密斯愣了一下,看著眼前這個氣度不凡、英語流利的年輕人,又看了看明顯不勝酒力的汪明珠,哈哈一笑:“好!爽快!寶總?來!乾杯!”
寶總二話不說,端起汪明珠麵前那杯幾乎滿溢的白酒,與史密斯碰杯,一飲而儘!動作乾脆利落,麵不改色。接著,他又主動敬了那位華裔助理一杯。他的酒量是在鹹亨路弄堂和黃河路酒桌上實打實練出來的,加上爺叔傳授的“酒場應酬法”提前喝牛奶、吃解酒藥、掌握節奏),應付這種場麵遊刃有餘。
有了寶總的加入,酒桌上的氣氛頓時扭轉。寶總談笑風生,用流利的英語介紹著上海的風土人情,巧妙地避開業務細節,隻談風月,同時不動聲色地引導話題,化解對方的刁難。他既給足了史密斯麵子,又牢牢掌控著節奏,讓汪明珠得以喘息,坐在一旁默默觀察學習,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欽佩。
一場原本可能讓汪明珠難堪甚至導致業務失敗的酒局,在寶總的暗中相助下,不僅順利度過,反而拉近了與客戶的距離。史密斯對寶總印象極佳,臨彆時還特意交換了名片。
幾天後,27號傳來消息,那個歐洲訂單,史密斯最終選擇了與27號合作,並且在合同細節上做出了讓步。汪明珠作為項目負責人,立下了頭功!她心裡清楚,這份功勞,有一半要歸功於那個在金美林挺身而出、替她擋酒的寶總。
“寶總,謝謝你!那天要不是你……”汪明珠特意打電話到和平飯店,聲音裡充滿了真誠的感激。
“汪小姐客氣了,舉手之勞。”寶總的聲音平靜,“是汪小姐自己業務能力強,我隻是湊巧幫了點小忙。”
“不!不是小忙!”汪明珠語氣堅決,“寶總,以後有什麼我能幫上忙的,你儘管開口!”
這份在困境中結下的情誼,迅速升溫。汪明珠是個知恩圖報、也懂得審時度勢的人。她開始在金科長麵前,更頻繁也更策略性地提及寶總和寶隆貿易的優勢——反應快、質量穩定、價格有競爭力。她利用自己在計劃科、儲運科積累的人脈,為寶總打通一些非核心環節的關節,比如加快樣品檢驗速度、協調倉庫提貨時間等。
而寶總,也敏銳地捕捉到了汪明珠的潛力。她年輕、有衝勁、外語好這在當時外貿係統是稀缺資源)、學習能力強,更重要的是,她懂得變通,不像一些老油條那樣死守教條。她缺的,是資曆和亮眼的業績。
於是,寶總開始有意識地“喂養”汪明珠業績。他利用自己逐漸拓展的渠道和資金實力,主動找到一些符合27號出口方向、但規模不大、手續相對簡單的外貿訂單,通過汪明珠的渠道走單。這些訂單利潤不高,但操作規範,回款快,能穩穩地為汪明珠積累業績和信用。
“汪小姐,這個單子量不大,但客戶信譽好,付款及時,你們27號操作起來也方便。你看能不能幫忙安排一下?”寶總總是這樣輕描淡寫地說,仿佛在送她一份小禮物。
汪明珠心領神會。她知道這是寶總在幫她。她全力以赴地處理這些訂單,從接單、審證、安排生產、驗貨、報關、出運,每一個環節都力求完美,確保不出差錯。她的業務能力在實踐中飛速提升,在金科長眼中的分量也越來越重。
兩人的合作,形成了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和良性循環:寶總提供訂單資源和人脈支持,助力汪明珠在27號內部站穩腳跟,積累業績,為晉升鋪路;而汪明珠則利用自己在27號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和審批權限,為寶總的外貿事業掃清障礙,提供便利,獲取寶貴的配額和信息。這種基於共同利益和相互信任的“革命友誼”,在27號這棟灰色大樓的背景下,顯得格外牢固且富有成效。
然而,在這看似和諧的雙贏局麵下,一雙眼睛始終在暗處窺伺著。那就是梅萍。作為汪明珠的同部門同事,梅萍資曆比汪明珠老,但能力平平,心思活絡。她眼看著汪明珠這個新人,在短短時間內業績突飛猛進,越來越受金科長器重,甚至和外麵那個風頭正勁的“寶總”關係匪淺,心中充滿了嫉妒和不甘。她開始有意無意地打聽汪明珠和寶總的合作細節,留意他們之間的往來,試圖尋找可以拿捏的把柄。她像一條潛伏在暗處的蛇,等待著合適的時機。
汪明珠對此並非毫無察覺,但她正沉浸在事業上升期的興奮和對寶總的信任中,並未太過在意。她更專注於如何利用寶總提供的下一個機會——一個來自香港的、需求量不小的中檔服裝訂單。如果能拿下這個訂單,她的業績將再上一個台階,離她夢寐以求的科長位置就更近一步了。她摩拳擦掌,準備再次大乾一場。
而寶總,站在和平飯店套房的落地窗前,俯瞰著外灘27號那棟灰色大樓的輪廓,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小汪的衝勁,是他撬動27號這塊鐵板的重要支點。他們的“革命友誼”,正在為彼此鋪就一條通往更高舞台的階梯。隻是,階梯之下,暗流已經開始湧動。梅萍的窺伺,如同投入平靜水麵的第一顆石子,預示著未來的航程,未必會一帆風順。
喜歡繁花傳請大家收藏:()繁花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