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23種死法:死因存疑的朱元璋_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 > 第64章 第23種死法:死因存疑的朱元璋

第64章 第23種死法:死因存疑的朱元璋(1 / 1)

大明洪武十一年十月二十四日,整個應天府的氣氛比以往任何一天都要凝重和壓抑。白天,剛剛為老曹國公李貞舉行了隆重而哀榮備至的出殯儀式,那漫天飄灑的紙錢和低沉的哀樂尚未完全散去,夜晚的降臨又帶來了另一種更深沉的不安。

所有有資格進入奉天殿廣場的臣子,都心照不宣。按照天幕這幾日“播出”的節奏,以及那不斷逼近的時間線,今夜,如果不出意外,恐怕就要講到那位端坐於禦座之上、執掌天下生殺予奪的洪武大帝,最終的歸期了。

戌時初刻晚七點),天幕準時亮起。主播朱迪鈉的身影浮現,他沒有像往日那樣寒暄,而是神情肅穆,直入那最核心、也最禁忌的主題: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應天皇宮駕崩,終年七十一歲。”

隨著這終極預告的落下,天幕上適時出現了對比圖表,列出了曆代主要開國皇帝的壽命與在位時間:

漢高祖劉邦六十二歲,在位七年)、唐高祖李淵七十歲,在位八年)、宋太祖趙匡胤五十歲,在位十六年)……

數據清晰地顯示,朱元璋無論是壽命還是執政時間,都遠超大多數同行。

天幕之下,奉天殿前。韓國公李善長依舊坐在他那被特殊安排的位置上,這些日子以來,為了消除朱元璋可能因天幕而產生的猜忌,哪怕前幾日雨雪交加,他也堅持陪侍在側,以示絕無二心。

此刻,他心中快速盤算著:‘七十有一,在位三十一年……除了那位信佛到了癡迷、最終餓死台城的南朝梁武帝,曆朝曆代的開國之君,確實無人能在位如此之久,更兼享此高壽。僅此一點,上位便足以彪炳史冊,堪可自慰了。’

然而,這念頭隻是一閃而過。他深知,無論這“成績”多麼耀眼,直麵自己的死期,對任何人而言都是極其殘酷的,更何況是掌控一切的帝王。他不敢流露出絲毫“欣慰”或“祝賀”之意,隻是將頭埋得更低,心中暗歎:‘老朽亦貪戀殘年,何況陛下?此時任何勸慰,恐怕都適得其反。’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禦座之上的朱元璋,在短暫的沉默後,並未顯露出憤怒或恐懼,反而發出了一聲意味複雜的長歎。

他轉過頭,目光掃過身旁神色悲戚的馬皇後、一臉擔憂的太子朱標、目光閃爍的燕王朱棣,以及近前的李善長和徐達,語氣竟帶著一種看透世事的平靜,甚至有一絲淡淡的自嘲:

“沒想到……咱居然活了這麼久,七十有一,還做了三十一年的皇帝。”他頓了頓,聲音低沉了些,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滄桑,“隻是……罪過啊。”

他抬起眼,望向那仿佛能洞悉一切的天幕,臉上露出一絲苦澀的笑意:

“看來天幕上那個朱迪鈉,還有那些網友,說得沒錯。咱這命……是真硬。天生就是個克親的孤煞星。爹娘、哥哥姐姐,還有咱的妹子,都沒能跟著咱享福。再看看未來,老大朱標)、老二朱樉)、老三朱棡)……他們一個個的,都走在了咱的前頭。”

他的目光最後落在馬皇後和朱標身上,帶著深深的眷戀與無奈,最終化為一聲沉重的歎息:

“到頭來,隻剩下咱這一個老而不死的……孤家寡人。”

這番話,沒有帝王的憤怒,沒有對長生的渴求,隻有一種洞悉命運軌跡後的、深沉的悲涼與認命。他仿佛在接受一個早已寫好的結局,同時,也在為自己那看似煊赫、實則不斷經曆失去的一生,下一個冰冷的注腳。

奉天殿前,一片寂靜,唯有夜風吹過旌旗的獵獵作響,以及無數人壓抑的呼吸聲。所有人都被朱元璋這番超出預期的反應所震撼,一股難以名狀的悲戚感,在皇權至上的威嚴之下,悄然彌漫開來。

天幕上,朱迪鈉攤開雙手,臉上露出一種混合著無奈和探尋的神色:

“老鐵們,咱們這個係列叫《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按理說,開國皇帝的結局是重中之重。然而,對於朱元璋之死,我卻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原因,或者說,‘死法’。”

他刻意停頓,營造懸念:“如果嚴格按照官方史料——無論是建文朝編纂的,還是後來永樂大帝親自審定或者說修改的《明太祖實錄》——都眾口一詞地堅持:太祖高皇帝是壽終正寢,安然駕崩。這似乎是最合理,也最‘正確’的答案。”

“然而……”他拉長了語調,這兩個字如同重錘,敲在所有觀看者的心坎上,整個大明四境,從廟堂到江湖,無數人的好奇心被瞬間吊到了頂點!難道這位驅逐蒙元、再造華夏的開國雄主,他的去世背後,竟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內幕?

朱迪鈉沒有賣太久關子,開始拋出具體的疑點:

“然而,如果我們拋開官方定論,仔細追究曆史的細節,會發現洪武三十一年的兩個五月,籠罩在一片詭異的迷霧之中。其中,最引人遐想的一點就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的聲音變得低沉而清晰:

“在晉王朱棡死後不到一個月,也就是朱元璋去世前僅僅半個月左右,這位已經病重的老皇帝,突然派出了絕對親信的使者,攜帶軍事專用的、代表最高緊急命令的‘符召’,火速北上,目的地是北平,任務是——緊急召喚燕王朱棣,即刻回應天!”

“軍事符召!緊急召喚!”朱迪鈉強調了這兩個關鍵詞,“這不是普通的問候聖旨,而是用於調兵遣將、傳達最緊急軍國大事的憑證!用它來召喚一位藩王入京,其意味非同尋常!”

“啥?!咱去世前專門召回了老四?!還用上了符召?!”

天幕之下,奉天殿內,一直沉穩端坐的朱元璋猛地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臉上寫滿了極致的震驚和困惑!這個消息,比得知自己的死期更讓他心潮澎湃!

“為什麼?咱為什麼要這麼做?”他腦海中瞬間閃過無數念頭,“難道是咱在最後時刻改變了主意,看清了允炆那孩子難堪大任,決心廢太孫,改立老四為儲君?!所以才會如此急切,動用符召,確保老四能儘快趕到?”

天幕上,網友們也為此吵翻了天:

【網友“臨終改立說”支持者:這還用猜?肯定是老朱後悔了,想傳位給朱棣啊!不然乾嘛這麼急?】

但立刻有網友提出另一種可能:

【網友“攝政王設想”發言:也許朱元璋不是想改立,而是想讓朱棣回來輔佐朱允炆,當個攝政王?畢竟朱棣能力擺在那裡。】

這個觀點很快遭到了猛烈的反駁:

【網友“現實派分析家”一針見血:樓上太天真了!彆忘記了應天府內是什麼情況!魏國公徐輝祖原名徐允恭)、左都督徐增壽,這哥倆可是朱棣正兒八經的小舅子!曹國公李景隆,那是跟朱棣從小玩到大的發小!你把朱棣召回來當攝政王,把這麼一頭猛虎放在才20歲出頭的侄皇帝身邊,周圍還全是他的親戚故舊?這跟直接把皇位送給他有什麼區彆?!還不如一開始就名正言順地傳位,至少能避免後來‘靖難’那場讓天下血流成河的醜聞和內戰!】

天幕下的朱元璋,聽著這番分析,不由得緩緩點頭,眉頭緊鎖。‘後世這人說得在理!’他心中暗道,‘把老四召回京,放在允炆身邊當攝政王,那簡直是抱薪救火,自取滅亡!以老四的性子,絕不會甘居人下。那麼……’

他心中的疑問更大了:‘既然如此,咱到底為什麼要召回老四?而且如此之急?用的是代表最高緊急狀態的符召?’

一個新的、更令人不安的問題隨之浮現:‘那老四呢?他接到這突如其來的符召,是會乖乖奉詔回應天?還是……敢於抗命?甚至……領兵而來?’

奉天殿內,落針可聞。所有人都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曆史謎團所吸引,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那位同樣陷入沉思的燕王朱棣,以及龍椅上神色變幻莫測的洪武大帝。這臨終前的緊急符召,如同一把鑰匙,似乎能打開一扇通往洪武末年那段波譎雲詭曆史的大門,門後隱藏的,或許是截然不同的大明命運。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山裡那點破事 退圈後,我靠直播帶貨成了千億霸 醫毒贅婿之隱世高手 讓你當吸血鬼,沒讓你養成女皇啊 聖殿星魂 榨儘人間富貴血 九界吞噬者:淩雲破天 修仙嗎?社死那種 修者夜深行 【鳳臨墨庭】我的靈根是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