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雲雖是一介女流,但此刻神色堅毅,親自為傷兵包紮,鼓舞士氣,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宣言:燕王府與北平共存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體型肥胖、行動已顯不便的世子朱高熾。他並非以勇武示人,而是以一種近乎悲壯的方式,激勵著守城的將士。隻見他懷中緊緊抱著一個尚在繈褓中的嬰兒,站在垛口之前,對著浴血奮戰的守軍,聲音嘶啞卻無比堅定地高喊:
“將士們!北平在,我們在!若城破,我朱高熾,必抱吾兒,從此處一躍而下,絕不受辱!燕王府,沒有苟活之人!”
這一幕,充滿了悲情與決絕。一個胖世子,一個嬰孩,與一座危城,形成了極其強烈的視覺衝擊,極大地激發了守軍死戰到底的決心。
然而,後世網友們的關注點,卻詭異地從慘烈的守城戰,迅速轉移到了朱高熾懷裡的那個嬰兒身上。
彈幕瞬間被關於這個孩子出生年份的爭論淹沒:
【網友“考據派1號”發言:根據《明史》記載,宣德帝朱瞻基生於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初九!】
【網友“時間線推理家”立刻反駁:不對!如果生於洪武三十一年,北平之戰開始於建文元年八月份,他都一歲半了,怎麼可能還被抱在懷裡?應該會走路了才對!這明顯是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
【網友“邏輯大師”分析:沒錯!朱高熾是代替父親在南京為洪武帝守孝期間,讓妻子懷孕的。所以這個孩子應該懷於洪武三十一年,生於建文元年!隻是後來為了掩蓋其在服喪期間生育的“不孝”行為,官方記載可能修改了出生年份!】
這個推論一出,天幕下的洪武文臣們頓時感覺如坐針氈,渾身不對勁!
祖父皇帝)剛剛去世,作為孫子的朱高熾代替父親留在京城守孝,這是何等莊重嚴肅的事情!結果你居然在孝期……讓妻妾懷孕了?!這……這簡直是禮法淪喪,大逆不道啊!
更讓文臣們覺得荒謬絕倫的是,天幕上還有網友提到了一個流傳很廣的傳說:
【網友“民間故事愛好者”發言:我記得有個傳說,說洪武帝朱元璋去世前托夢給朱棣,送了他一塊大圭古代玉器,象征權力),還說“傳之子孫,永世其昌”。結果夢醒不久,朱瞻基就出生了!所以這孩子是帶著太祖的祝福和天命來的!】
這個看似為朱瞻基增添“天命光環”的傳說,在此刻聽來卻格外諷刺——如果朱瞻基真是在服喪期間懷上的,那這“太祖托夢”的祥瑞,豈不是成了對禮法最大的嘲弄?
緊接著,又有網友開始“扒”朱高熾的私生活:
【網友“後宮統計員”發言:你們彆被胖世子忠厚老實的外表騙了!他跟他爹燕王不好女色不一樣,這方麵絕對是繼承了他爺爺朱元璋的“優良傳統”!彆看他胖,後宮妃嬪可不少,光史書記載的兒子就生了十個,女兒也有六七個!這戰鬥力,杠杠的!】
【網友“反差萌愛好者”刷屏:厲害了我的胖子!一邊能穩坐北平指揮若定,一邊還能開枝散葉壯大老朱家!這才是真·人生贏家!】
彈幕上一片“哈哈哈”和“佩服”之聲,充滿了現代網民對曆史人物私人生活的戲謔和“寬容”。
與文臣們的痛心疾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禦座之上朱元璋的反應。
這位以嚴刑峻法、重視禮教著稱的洪武大帝,在聽到孫子可能在服喪期間弄出個孩子時,非但沒有動怒,反而樂了,嘴角甚至勾起了一絲難以察覺的笑意。
“嗬嗬,”他渾不在意地擺了擺手,對身旁的馬皇後低聲道,“老大就是太規矩,孩子生得少。你看高熾這孩子,像咱!知道為老朱家開枝散葉是關鍵!老四也是,才三個兒子,太不像話!孫子多生幾個好,多生幾個好啊!”
在他樸素而現實的觀念裡,皇族子嗣昌盛,江山才穩固。什麼服喪期間的禮法規矩,在“多子多福”尤其是多生有可能像朱高熾、朱瞻基這樣“優秀”的子孫麵前,似乎都顯得沒那麼重要了。他甚至覺得,老四家的這個胖孫子,在“生孩子”這件事上,很合他的脾胃。
馬皇後聞言,無奈地看了丈夫一眼,輕輕歎了口氣,卻也沒說什麼。
天幕之下,一邊是文臣們對禮法淪喪的隱憂,一邊是皇帝對子嗣昌盛的欣慰,形成了無比微妙的對比。而那位尚在繈褓中,其出生時間已引發巨大爭議的未來“好聖孫”朱瞻基,此刻還渾然不知,自己剛剛在天幕的討論中,已經經曆了一場關於出身和禮法的風暴。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