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市布局,需要的不隻是勇氣,更是對時代脈搏的精準把握
晨光透過國貿三期辦公室的落地窗,為冰冷的交易室鍍上一層暖金。林澈站在窗前,手中平板屏幕上顯示的卻不是往常的科技股k線圖,而是一係列鋼鐵行業數據和政策文件。他的目光聚焦在“我的鋼鐵網”高爐開工率數據上——68.7,一個低於70的臨界數字。
“澈哥,你真要碰鋼鐵股?”陳默端著咖啡湊過來,看著屏幕上那些枯燥的數據直皺眉,“這行業都爛透了吧?噸鋼利潤還不如賣白菜,安陽鋼鐵去年差點戴st帽子。”
李娜將一份剛打印出來的報告放在桌上,語氣謹慎:“林總,行業基本麵確實不樂觀。我調取了曆史數據,鋼鐵行業銷售利潤率從2007年的7.26一路下滑到去年的2.91,遠低於全國工業企業6.2的平均水平。大部分企業處於微利或虧損狀態。”
林澈轉身,嘴角勾起一抹洞悉先機的笑意:“正因為爛透了,所以才到了拐點前夜。”
他走到會議室前方,示意團隊集合。投影屏上亮起他精心準備的圖表。
“你們看到的都是過去時。”激光筆的紅點落在第一條關鍵信息上,“供給側改革。這不再是口號,而是已經上升為國策。工信部已明確要求,今年第三季度前全部關停落後產能。”
他切換圖表,屏幕上顯示出驚人的數據:“整個行業1.4億噸過剩產能將被淘汰。這不是普通的產能出清,而是一場革命。當這些落後產能徹底退出市場時,供需格局將發生根本性逆轉。”
李娜迅速記錄著,眉頭稍微舒展:“所以您判斷行業基本麵會迎來v型反轉?”
“比v型更深刻。”林澈加重語氣,“這將是一次行業涅盤。”他調出安陽鋼鐵的財務數據,“看看這個:噸鋼利潤將從目前的102元,回升至203元以上。一正一反,就是300元的利潤空間。”
陳默吹了聲口哨:“這要是真的,彈性夠大的啊!”
“不止如此。”林澈切換下一頁,“基建投資增速已經見底回升,預計將反彈至17.4。西部大開發新開工23項重點工程,總投資6822億元。還有建材下鄉試點啟動——所有這些,都需要鋼鐵。”
他建立了一個簡潔的投資邏輯框架:
a[供給側改革]>b(產能出清1.4億噸)
c[需求端刺激]>d(基建投資反彈)
b>e(供需格局改善)
d>e市場價格變化)
e>f(噸鋼利潤提升)
f>g(行業景氣度反轉)
g>h(龍頭股估值修複)
“而我們的入場信號,”林澈指向屏幕上那個關鍵指標,“就是高爐開工率。當它低於70,意味著去產能已經動真格,供給收縮達到臨界點。現在,這個信號已經出現。”
會議室內鴉雀無聲,隻有激光筆輕微的嗡鳴。團隊成員們看著屏幕上嚴密的邏輯鏈條,之前的疑慮逐漸被信服取代。
“所以,我們要賭的是政策執行力度?”李娜問道。
“不是賭,是基於信息的判斷。”林澈糾正道,“而且,我們已經有成功先例。山煤國際的投資邏輯與此異曲同工。”
接下來的兩周,澈資本開始分批建倉安陽鋼鐵。正如陳默所料,市場對鋼鐵股普遍悲觀,股價在低位徘徊,讓他們輕鬆收集了大量籌碼。
建倉完成後,林澈特意安排了一次赴安陽的實地調研。站在龐大的煉鋼車間外,他對團隊成員說:“記住這個畫麵。不久後,這些仍在運轉的高爐,將變得比現在珍貴得多。”
回報來得比預期更快。
隨著去產能政策強力推進,高爐開工率持續走低,鋼材價格開始觸底反彈。安陽鋼鐵的股價如同被壓緊的彈簧,開始了強勢回升。
第一個月,股價上漲30。
第二個月,累計漲幅達到65。
第三個月,股價已實現120的上漲。
交易室內,陳默看著安陽鋼鐵一騎絕塵的走勢圖,忍不住驚歎:“我的天,這波鋼鐵洪流,真被你算準了!”
李娜拿著最新報表,語氣中充滿敬佩:“林總,我們在安陽鋼鐵上的投資,目前浮動盈利已經達到320,遠超預期。噸鋼利潤確實如您所料,實現了由負轉正的大幅改善。”
林澈站在屏幕前,看著那條昂揚向上的曲線,神色平靜。這一切都在他重生者的預知之中,但親眼見證理論變為現實,依然讓他心潮澎湃。
“不錯。”他輕聲說,“周期股的投資魅力就在於,一旦拐點確認,漲幅會超出最樂觀的預期。”
他吩咐道:“繼續持有,讓利潤奔跑。同時,將這套‘產能出清+需求改善’的投資邏輯,複製到其他符合條件的周期性行業。”
“明白!”團隊齊聲應答,語氣中充滿了對這位掌舵人的信服。
窗外,北京的天空湛藍如洗。林澈知道,在肉眼看不見的地方,一場影響深遠的供給側改革正在全國範圍內深入推進,而他已經站在最佳位置,享受這場變革帶來的紅利。
這次對鋼鐵板塊的成功布局,不僅帶來了豐厚回報,更重要的是再次驗證了他那雙能夠穿透迷霧的“周期之眼”。在卷貳的多元布局中,對傳統產業涅盤重生的把握,已成為他投資體係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當市場多數人還在追逐新興科技概念時,他已經在這片被遺棄的“廢墟”中,挖掘出了閃亮的黃金。
喜歡重生2010:從投資小米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2010:從投資小米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