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的鞭炮碎屑還在院牆根下鋪著層紅絨似的,老王就帶著兩個兒子扛著留下的那些老鬆木門窗框進了院。
鬆木是陳年老料,黑紅的紋路裡浸著年月的沉實,湊近了能聞見一股淡淡的鬆脂香,不像新料那樣衝,是溫溫的、裹著陽光的味道。
按門窗的李師傅蹲下來摸了摸門框接口,指節敲了敲木頭,“這料好啊,老王是真上心,榫卯做得嚴絲合縫,咱往上一安,保準不晃。”
說著就招呼徒弟搭架子。兩個年輕小夥子踩著木梯往上遞框,李師傅站在中間,眯著眼對位置,手裡的木槌輕輕敲了兩下,“左挪半寸——哎,對了!”
隻聽“哢嗒”一聲輕響,門框就穩穩卡在了磚洞裡,連縫隙都不用調,手伸進去摸,嚴絲合縫得能擋住風。
安窗框時更順,鬆木窗欞雕著簡單的回紋,一上手就知道是以前的工匠一點點兒鑿的。
李師傅摸著那紋路笑,“這手藝,擱啥時候都是個好木匠。”
月英在旁邊遞水,聽見這話,眼圈兒有點熱。爹走的時候還說,得給孩子們蓋個正經房子,才算是個家,現在總算遂了願。
門窗剛安完,德昇就扛著一捆柳條枝子進了院。
柳條枝子都是夏三爺去了幾趟大遼河的河汊子邊砍的,選的都是粗細勻實的青柳條,皮兒嫩,韌性好。
夏三爺長年編柳條筐,家裡家外的盛裝物件兒,都是柳條編的,編的多了就去集上賣,或是送人。
八一大隊這片都知道三爺編的筐結實耐用,卻不知是三爺選柳條的眼光格外的好。
三爺蹲在院角,先把枝子捋順了,剔掉旁逸斜出的小杈,再用溫水泡上半個時辰——老輩人說,泡過的柳條軟和,編出來的柵欄不容易裂。
冬雪挎著個小竹籃蹲在旁邊,小手捏著根短枝子,“爺爺,我幫你遞枝子!”
三爺笑著點頭,從泡軟的柳條裡抽出兩根最粗的當立柱,深深紮進院邊的泥土裡,踩實了,再用細枝子一圈圈往上編。
他手指粗,卻靈活,柳條在他手裡繞著圈,時而壓,時而挑,編出的格子方方正正,像棋盤似的。
冬雪遞枝子遞得急,有時候遞錯了細枝,三爺也不惱,接過枝子慢悠悠說:“冬雪看,這細枝得壓在粗枝下麵,才穩當,就像做人,得踏踏實實的。”
冬雪似懂非懂地點頭,小腦袋跟著爺爺編柵欄的動作晃動著,學的認真而起勁兒。
編到晌午,日頭斜斜照下來,柵欄已經立起半人高,筆直筆直的,青綠色的柳條在陽光下泛著光,淡淡的清香飄得滿院子都是。
三爺直起身捶了捶腰,看了眼柵欄,又看了眼正給工匠們端飯的月英和俊英,嘴角翹起來。
這柵欄,就像他們這日子,看著細弱,紮在土裡卻穩,風刮不動,雪壓不彎。
歇了晌,三爺接著編,直到太陽快落山,一道齊腰高的柵欄終於繞著院子圍了一圈。
他找了塊破布,把柵欄上的毛刺都擦乾淨,又往根部培了些土。風吹過,柳條輕輕晃,卻依舊挺拔,那股木香混著柳芽的清苦,成了院子裡最踏實的味道。
上了梁,安了門窗,起了柵欄,這新房就完工了大部分,家也算是立起來了。剛歇了口氣,月英就騎著自行車往大荒溝去,小軍還在那裡插隊乾活。
蓋新房子出錢出力出時間,已經讓月英和俊英精疲力儘了。還有些收尾的細活兒,她倆也不好意思再請假了。
新房的勾縫、上膩子、刷牆圍子……這些細活兒,沒個認真精心的人可不行,姐倆一商量,想到了小軍。
大隊書記陳誌廣的辦公室在隊部最裡頭,窗戶敞開著,能看見他正低頭算賬。
月英在門口站了會兒,才掀著門簾進去,手裡提了個布兜,裝著兩瓶俊英在工農兵商店淘換來的永順泉燒鍋子,“陳書記,忙著呢?”
陳誌廣抬頭看見她,放下筆,“月英啊,有事?”
“是這麼回事,”月英把布兜往桌上放,搓了搓手,“家裡新房蓋得差不多了,就差勾縫上膩子,小軍那孩子,能不能請半個月假?您放心,等忙完了,她立馬回隊裡乾活,不耽誤事兒。”
陳誌廣皺了皺眉,“這陣子隊裡正忙秋收,人手緊,小軍是骨乾,她走了,地裡的活兒就得少個人。”
“我知道,我知道,”月英趕緊說,“可您也清楚,咱家裡以前沒個正經房子,這回好不容易蓋起來,就差這最後一步了。小軍是孩子裡最能乾的,她回來,活兒能快不少。您看,要不找人替她頂幾天?實在不行我來給你乾,雖說不如小軍利索,可地裡的活兒也會。”
陳誌廣瞥了一眼布兜,裡麵的輪廓清晰可辯。
他笑了,“我怎麼敢讓磷肥廠的大股長上我這來乾農活兒?你可拉倒吧,來年開春,我們大隊的磷肥還指望你呢。”
“那沒問題啊,隻要是陳書記一句話,”月英笑了,她心裡尋思著這事兒大概率是成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誌廣低下頭,沒說話,想了一會兒,又笑了,“直接請假肯定說不過去,要不這樣,劉股長,看在你的麵子上,給她批半個月病假,可話說在前頭,病假期間的工分得扣,回頭可彆來找我要。”
月英一聽,立馬笑了,“謝謝陳書記!謝謝您!工分扣就扣,不礙事!”
來年開春的磷肥有了著落了,陳誌廣的心裡也踏實了。
月英告辭了陳誌廣,趕緊往回走。自行車騎得飛快,風吹著她的衣角,心裡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小軍是第二天早上到的家。背著個帆布行李包,頭發有點亂,臉上還帶著趕路的風塵。
月英騎著自行車把她從車站接回來。小軍一進院看見新房,眼睛就亮了。放下行李,沒等歇口氣,就挽起袖子找活兒乾。
德麟正在幫著和水泥,沙子堆在牆根下,水泥袋子敞著口,白花花的。“小軍回來啦?快來,正好幫大哥和水泥。”
小軍應了聲,湊過去看。
德麟教她,“水泥和沙子得按一比三的比例兌,水不能多,也不能少,得和得勻,捏在手裡能成團,鬆開不撒才正好。”
小軍點點頭,拿起鐵鍁,先把水泥和沙子混在一起,來回翻了幾遍,直到顏色均勻了,才慢慢往裡頭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