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這是所有開國皇帝都必然麵對的問題。
原本一場百官不死不休的內鬥,被李自成強行壓下。
但這不過是解決了表麵問題,並沒有解決文武百官矛盾的根源。
雙方都隻是暫時的隱忍,並非是和解。
這暫時的平衡,前提是沒有任何外部壓力介入。
比如,陳墨沒有選擇繼續和大順開戰……
南新倉一早便收到了李自成傳來的聖旨。
答應陳墨的三個條件,並且正式認定了陳墨鎮北將軍的職位!
不得不承認,李自成這招以退為進,的確是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陳墨的行動。
讓陳墨坐實了這鎮北將軍的冊封,那陳墨以後針對大順的所有軍事行動,都不再合理,而是以下犯上。
大順軍營內,也因這道聖旨,激起了強烈的不滿情緒。
“他娘的,這是什麼道理?”
一個大順總旗狠狠的將酒壺摔在地上。
“咱們的兄弟在陳墨手上死了這麼多,陛下不去報仇也就算了,反倒給他冊封一個什麼將軍?”
另一個士兵也跟著起哄,他本是羅虎的親兵,對陳墨早就是一肚子的氣。
“這就是把我們臉放在地上踩!我看陛下是又被牛金星那奸臣蠱惑了!”
“什麼奸臣,他就是奸細!他和陳墨啊,是一夥的,你不會還不知道吧!”
“那牛金星到底有什麼目的?整這一出又一出的,給陳墨送好處!”
“目的?當然是為了削弱我們的實力,好讓他一人獨大!你想啊,要是我們都被陳墨解決了,將軍們還有辦法和他鬥嗎?”
這些天,牛金星和劉宗敏的矛盾,已經滿朝皆知,就連看門的小兵,都知道牛金星陷害劉宗敏的事。
但也因為這次冊封,李自成成功將武將集團的注意力,再次轉移到了陳墨這裡。
他們不再關注牛金星,而是將所有敵意轉到了陳墨身上。
但讓李自成沒想到的是,南新倉的百姓,並沒有因此對陳墨產生負麵的情緒。
這一切,要歸功於隱藏在暗處的墨門。
方一文帶著墨門的文人,在南新倉附近的粥棚、茶館以說書的形式,把陳墨擊退大順的戰績全部編成了故事,說成是武曲星下凡斬妖邪。
一開始,有些百姓還質疑陳墨是不是真的降了大順。
但大部分百姓的認同,加上墨門的刻意引導。
很快質疑聲便散了,並且在民間達成共識。
任何凡間帝王的冊封,都不影響陳墨的目的,就是一心為民,終結亂世。
陳墨得知這消息,起初覺得隻是巧合,完全沒想到已經有了支持自己的民間勢力。
不過很快,墨門就為陳墨帶來了一個驚喜,和一個驚嚇。
物資封鎖,確實是解除了。
東直門、安定門外的路障,已被大順軍撤走,通往城外的通道,再次為百姓們敞開。
整個京城的百姓,一片歡騰。
“哈哈哈,闖王怕了我們陳將軍,主動冊封求和!”
“求和?怎麼我聽說是李自成親自到南新倉給陳將軍磕頭認錯?”
“總之隻要有陳將軍在,我們的日子就有盼頭!”
百姓們奔走相告,越傳越離譜。
但不管如何,看到百姓們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陳墨還是開心的。
就連崇禎也難得的鬆了一口氣。
議事廳內,氣氛前所未有的輕鬆。
崇禎甚至還命人炒了幾個看得過去的菜,犒勞眾臣子。
“陛下聖明,天佑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