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豐大會的餘震,持續了足足一個月。
土豆和玉米的神奇,隨著朝廷的告示和墨商的商隊,傳遍了陳墨治下的每一個角落。
百姓們奔走相告,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人人家中有餘糧,人人能溫飽的美好未來。
而新科舉的推行,也在這股浪潮之下,沒有遇到任何阻力。
那些總是跪在定國公府門口哭天搶地的儒生,也不見了蹤影。
有的,是無數捧著陳墨撰寫的“基礎算術”、“基礎機械原理”等書籍埋頭苦學的寒門學子。
一個全新的世界,正步入正軌。
定國公府,議事廳。
史可法、李岩等民生重臣的氣氛,卻不像外界那般樂觀。
李岩指著沙盤上的江南區域,滿臉愁容。
“定國公,畝產千斤,固然是天大的喜事,但遠水解不了近渴。”
“江南之地,剛剛經曆戰亂清洗,亦是百廢待興。”
“我等雖已開放糧倉,平抑物價,並派出數萬後勤部幫助恢複農事,但要真正恢複民生,還至少需要一年光景。”
“更何況,還有十萬玄甲從軍需要安置操練,每日消耗的糧草,依舊是天文數字。”
史可法也是憂心忡忡。
“不錯,而且新科舉推行,各地學堂的興建、書籍的印刷方發放,都需要大筆的銀錢。”
“如今我們雖然通過抄沒奸商士紳,得到一筆不菲的補充,但長此以往,依舊是入不敷出。”
這些,都是現在必須麵臨的現實問題。
眾人將目光投向陳墨。
希望他能再次創造奇跡。
看著眾人看向自己期待的目光,陳墨也無語。
他又不是真的神仙下凡。
你要說沒兵,他那一千四百多萬國運值,高低給他換十萬出來。
李岩的糧食問題,他也沒轍啊!
地要一點一點種,飯要一口一口吃。
陳墨突然想起岐黃兵的介紹。
【對草藥種植和研究有額外加成】
這……把糧食當草藥研究,不是一樣嗎?
食療也是療,不管怎樣,倒是可以一試。
良久,陳墨終於緩緩開口。
“李兄,這次夏收,冀、魯、豫三地,大約能收獲多少糧食?又能支撐多久?”
提到這個,李岩緊鎖的眉頭才算舒展了一些。
“夏收的統計還未完全出結果,目前僅統計了京津冀等地區,不過……”
“依賴於您的新農策和那些不知疲倦的後勤兵,這三省已經可以做到自給自足,我們大約能收到四百萬石稅收。”
“但屬下不得不提醒定國公,除了江南,還有左良玉留下的屬地,也在其歸降舊部的配合下,逐漸完成收複……”
“災民的數量,仍在上升趨勢……”
愁啊!
但陳墨這個時候不能露出愁容。
他是這些人,乃至整個天下的主心骨。
任何時候都不能露怯。
他在心中默默盤算。
魯豫是傳統農業大省,即便是經曆了戰亂和氣候的影響。
可耕種的土地麵積依然巨大。
土豆和玉米實驗成功,如果在魯豫兩地全麵種植……
可又要麵臨百姓不信任的問題。
讓所有農民大範圍種植一種從未見過的糧食,是需要勇氣的。
可一旦成功,那麼魯豫兩地的糧食產量有可能達到億石!
這絕不是陳墨憑空瞎猜。
據他穿越前的記憶,魯豫兩地,在未來已經可以達到秋收十多億石!
億石,絕非不可能。
此事,也勢在必行!
李岩這時翻過手中的賬本,繼續說道。